当前位置:首页 » 观全球化 » 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采取的措施
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宁波外贸网站制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驿全球购 2020-08-26 04:14:27

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采取的措施

发布时间: 2020-11-29 09:41:44

1、我国为应对经济全球化采取了哪些措施?

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必须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的作用.大力增加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投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以及挑战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1.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经济合作,努力推动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革与调整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都与当前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相关联。经济全球比已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相互渗透、相互依托,联系越来越紧密。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它的各种负面影响,改善国际经济环境,发展中国家经济就难于顺利发展,甚至可能陷入危机,而发达国家也不可能获得更广阔的市场,保持经济的良性增长。通过不断地努力来建立一个在权利与义务平衡基础上的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成为推动全球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要推动全球经济健康地发展,发达国家应以负责任的态度帮助发展中国家克服面临的困难,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向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为一些最贫穷的国家减免债务,并扭转对穷国援助下降的趋势,而不能只是片面要求发展中国家进行改革。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全球和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应在多边协作领域就金融、贸易和债务问题不断加强协调与合作。在涉及有关新的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制定的谈判中,要充分协调立场,共同提出一些反映发展中国家利益的主张,增强在与发达国家谈判中的地位,以促使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逐步得到改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当面对现实,调整立场,“求大同,存小异”,共同努力推进国际经济环境的调整与改革。这样做符合世界各国的长远利益。 2.切实加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提升本国的综合实力 通过参与全球化壮大自己,这是改变发展中国家处于弱势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途径。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在世界范围内正迅速进行。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中,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如何抓住时机,充分利用不同发展阶段自己具有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提高竞争力,找到本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准确位置是发展中国家顺利融人全球化潮流的关键。这里应解决好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新的国际分工对传统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现今,已不能仅仅从一些相对不变的有形因素,比如劳动力供应量、土地、其他自然资源状况来衡量一国的优势。而应从新的视角来认识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使得那些依靠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生产产品的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经济落后和收入下降的处境,相反,那些成功地缩小了与发达国家在知识、技术方面差距的国家,则从技术进步中获益,使本国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因此,在新的国际分工条件下,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已成为顺利融人世界经济的重要环节。但这同时也表明,欠发达国家,如何在以巨大努力加速实现本国工业化的同时,跟上世界科技发展的步伐,有效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面对这样双重的压力,重新审视过去的发展战略,进行必要的调整就显得十分重要。对那些最不发达国家来说,显然这是十分艰难而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短期内不可能解决。它们仍应从本国现有条件出发,加快国内经济改革与调整,促进本国的市场发育和不断完善市场机制。由于农业、采矿业仍是这些国家的主导经济部门,因此,应重视农业和农村发展,继续推动矿业生产,不断提高经济水平;在充分发挥本国资源优势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外国投资和先进技术,优化产业结构,逐步改变资源型出口的经济结构;不断扩大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同时加强与本地区及地区以外国家在生产、贸易、金融等领域的合作。在当今经济区域化、一体化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尤显重要。

第二,知识经济的到来意味着劳动者素质的差别对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重视人力资本投资,积极开发人力资源,是保证持续发展和减少贫困,也是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基本手段。目前,全球化的进程虽然没有促使整体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但高层次管理人员和高技能劳动力的流动大大增强。这一趋势使发展中国家面临严重的智力外流。这种“自由流动”使发达国家受益,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像非洲这样的落后地区受损。自1990年以来,非洲每年流往发达国家的各类人才达2万人。目前,一方面非洲国家急需的人才十分短缺,聘用了约10万名外国专业技术人才在非洲工作,另一方面,有150多万非洲人才在发达国家工作。为此,积极创造良好的环境,采取各种措施留住本国的技术人才,阻止人才继续外流,也是发展中国家需要解决的另一难题。

3、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应该如何应对机遇和挑战?完成我们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1、处理好国际关系:

要协调好与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之间关系,共享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收益。中美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体系,不应轻率地引发贸易摩擦。

2、要推动内需:

要在广阔内需基础上推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企业要利用广阔的内需市场,构建以我为主的全球价值链,以更加主动积极的方式参与国际分工。

3、要转变产业结构:

将全球价值链升级和国内产业结构转变结合起来,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必须加强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产业融合,抓住国内产业结构转型的机遇,通过服务业,特别是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推动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转移。

4、要提升技术实力:

要通过技术能力提升和品牌建设等,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位置和地位。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中,中国要努力向“微笑的曲线”两端攀升,提升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和地位。

5、要懂进退取舍:

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长之所以出现减速现象,与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进程放缓甚至逆转密切相关。因此,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环境下,中国要韬光养晦,在修炼好内功的同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为抓住下一轮经济全球化的机遇打下坚实基础。

4、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中国会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

把新自由主义强加于这些国家的发展进程
银行改革:
三条对策,全球化是一个政治经济现象,是必然发生的、健全多层次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第二。李琮教授认为,全球化是多种因素推动的,但主要是生产力以及科教发展的结果,根除导致出现不良资产的根源,还包括了民族利益的驱动,改善银行的资产结构:第一,建立完善的金融调控体系,强化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能力,建立、文化、信息等多因素的相互关系中考察。埃及的Amin 教授认为,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一致的。它并非只是利润推动的结果。要下大力气解决不良贷款,全球化不仅是世界经济中的进程,而且通过建立规章制度。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球化也并非新的概念,因此围绕着全球化的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百年以来一直存在,反之,全球化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印度的Mahanty教授认为,争取时间加快商业化进程,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学者们在肯定全球化的一般性定义的基础上,又强调了全球化的一些重要特征,全球化有了新的表现,控制银行业开放的速度和力度,而不仅仅限于经济方面。丹麦的Hersh教授认为,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机构重组,是美国霸权主义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特别是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联系,尽快完善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条件和业务范围;第三。全球化的意义应从军事、安全

5、结合史实,指出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一)加快国内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使之更适应全球市场规则
(二)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扩大对外贸
(三)注重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培养战略
(四)树立全球化发展战略,积极培育跨国公司
(五)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

6、对于经济全球化,我国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必须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的作用.大力增加对“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投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它促使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品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查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1)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这是因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掌握这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现代信息技术,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
(2)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这种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级分化更加严重。一边是发达国家财富的不断积累,一边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不断加剧。

7、为应对经济全球化,我省(国)近几年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一)、对跨国公司的法律制约
针对一些跨国公司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影响东道国的经济和内政的情况,联合国于 1974年召开的经济特别大会上通过了《建立新的国家经济秩序的行动纲领》,其中第五部分关于对跨国公司的活动管理和控制中,要求做出一切努力来制定、通过和执行一项关于跨国公司的国际行为准则。以防止它们干涉所在国的内政,管理跨国公司在所在国的活动,以取消其限制性商业活动和顺应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计划和 目的。同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进一步明确每个国家有权管理和监督其国家管辖范围内的跨国公司的活动,并采取措施保证这些活动遵守其法律、规章和条例及符合其经济和社会政策。同时我国的国内法也制定了相应的外资法管理监督在我国的跨国公司,我国在利用跨国公司的资金和技术来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也应逐步完善一套管理跨国公司的办法,并且通过联合国制定的一些跨国公司的行为准则 .以维护我国的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
2、主动实施 WTO协议
WTO协定在成员方的实施有主动实施和被动实施两种选择。主动实施是指在 WTO协议生效前或生效后立刻使国内立法和经济贸易措施于WTO协定一致 ,被动实施是指被诉诸争端解决机制并败诉后再考虑取消或调整与WTO义务不符的国内措施。中国作为社会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 ,应以主动实施为主,被动实施为辅,因为加入 WTO体系并不就意味着国家利益的最终实现,只有切实的落实WTO规则及国内改革 ,才能从中获取最大利益;中国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善,需要立法、修订的领域相当多。
主动实施 WTO协议要求我们要清理修改与 WTO协议不相符的有关法律 。对 WTO协定中不切合中国国情的某些原则性规定要通 过国内立法加 以细化和补充 :对 WTO的某些 协定进行补充立法,将其转化为国内法实施 ;为适应新的市场开放的形势,制定必要的宏观管理法,为适应银行 、保险、证券业的开放,还应制定相应的监督法规;学会运用 WTO规则 ,对其他成员方执行 WTO协议的情况进行监督。以防违反规则的行为损害中国的利益 ;学会在 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应对措施和规则。
3、完善中国涉外 司法审判制度
世贸组织将各成员方政府对规则的实施奉为基本准则。并在协议中规定了法院对政府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制度.WTO的透明度原则和非歧视原则都要求中国法院在涉外审判工作中要树立公平、公开、公正观念。法院在审理涉外案件要正确行使管辖权,其关系到国家司法主权,关系到本国公司、法人 、乃至国家的商事利益的有效保护,不但有利于诉讼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和法院的审判活动,也有利于判决的域外承认和执行。为避免和解决管辖冲突。中国应积极参加有关国际条约的谈判和制定,积极行使管辖权,在涉外案件审理中正确适用法律,尊重 当事人的法律选择,适当适用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
4、争取对发展 中国家的照顾和优惠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 ,国内经济及法律制度的发展都与WTO的要求有一定距离 。要使世贸组织的规则不影响中国的主权,并能在规则中获益。就要充分、灵活地利用 WTO给予发展中国家的各种特殊优惠,在过渡期内,全面进行政治、经济改革 ,以争取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最大利益。
5、充分利用“豁免”和“例外”规则
WTO在要求成员方履行义务的同时,也规定了一些豁免充分理解、运用这些豁免条款,对中国在各项协议范围内切实维护 自身的合法权益有重要的意义。除了成员方可提出义务豁免申请外,WTO还规定了一些例外条款,主要有国际收支平衡例外,发展中国家保护例外,进口紧急措施例外。安全例外,一般例外。由于WT0协议是国际条约。不能在国内直接适用。因此中国要能运用 WTO下的保障措施和紧急措施 。必须要有相应的国内立法 ,使中国的国内产业切实得到法律的保护。有效地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

8、历史试题: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展览业逐渐形成了贸促总会、地方分会、行业分会、进出口商会、外商投资协会、各工贸、外贸总公司、地方经贸委(厅)以及专业展览公司等多层次、多渠道组织出国展览的新格局。如今贸促会系统拥有68个分会、700多家支会,这一网络已成为贸促会出国展览工作的主要力量。目前,在全国具有出国展览组办资格的单位所举办的出展活动中,贸促系统的办展数量占总量的40%以上。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参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进而强有力地推动我国展览业发展,加快了我国展览业与国际展览业的接轨,凸显中介组织的中坚作用,加速了展览管理制度的变革,就此记者采访了中国贸促会副会长马跃。
记者:在您看来,展览经济全球化主要特征是怎么?
马跃: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资本、信息、资源、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这对外贸先驱之一的国际展览业来说,自然是一种重要的推动力量。各国举办的展览会都大力吸引外国参展商、观众的参与,不少国际知名的专业贸易展览会所面对的不再是某一个国家或某一地区,而是成为世界各国相关客商聚集的场所,无论是参展商还是贸易观众都来自全球各地。在这种展览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一些实力雄厚的国际展览公司通过投资、收购、兼并等手段扩张和重组展览资本,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迅速抢占国际展览市场。中国展览市场竞争将因此而加剧。出国展览工作所面对的也不再仅仅是各国本地的展览公司、参展商或观众,而是要在那里与跨国展览公司、全世界的专业客商打交道。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组展、参展策略及发展战略必须顺势调整。
记者:您觉得当前最首要的是抓什么呢?
马跃:首先,要千方百计提高展出质量和水平。这是我们近年来一再强调的问题,没有高质量、高水平的展出,参展企业的利益就不能得以实现,组展单位的声誉就要受到影响,组展单位就要面临生存危机。加强出国展览会的审批管理要实行“优胜劣汰”制度,毫不留情地淘汰组展水平低下的单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展出质量问题,要在组展的各个环节上下功夫,积极拓宽组展渠道、改进展出方式、提高设计水平、发挥出展活动的多项功能,以高质量的展出、高质量的服务赢得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实力。
其次,要加强合作和对外交流。一方面,贸促系统要充分发挥固有的系统优势,进一步实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加强分会与分会、分会与支会之间的密切联系和业务合作;另方一面,要与国内其他组展单位、国内展览会的组展单位、有关展览公司加强联系与合作,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还要加强与国外工商会、贸促机构、展览公司的联系和交流,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借助他们的办展网络和有关渠道提高我们的办展能力;也要加强与国内有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交流与合作,争取多方面的支持。去年,外经贸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暂行)》,对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各项活动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各省、市、自治区政府和各部委都分别制订了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的使用办法,贸促系统要争取在组展工作中得到这类资金支持,也要利用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积极性高涨的时机,通过组织出国展览把更多的中小企业推介到国际市场上去。
第三,要积极促进全国展览协会的成立,推动展览立法工作,对组展单位和组展工作实现资质管理。成立全国展览协会是我们呼吁了多年的问题,至今仍由于某些原因而不能实现。在现今情况下,我们可以先把有关工作做起来,特别是要做好展览培训工作。部分政协委员前不久提出了展览立法的问题,这是我国展览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贸促系统要积极参与这项工作,通过完善立法规范展览市场,保证展览活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

9、面对经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应如何更好的实施对外开放? 谢谢!!!

面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我国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经济全球化是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客观趋势,除了正视和积极参与之外,别无选择。一方面,绝不能因为经济全球化可能会给我们带来风险,就置身事外,甘当观潮派。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必须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我们必须树立起全球意识,具有世界眼光,以积极的姿态加入全球化进程,勇当弄潮儿,借助世界经济的舞台,实现振兴中华的大计。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不能对全球化抱盲目乐观的态度,不应把全球化理解为西方强国会自动放弃强权政治和掠夺政策,以及从此便天下太平,世界大同,而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有清醒的估计。 (一)根据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对于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以提高国家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时的实力
在明确了国有经济必须重点驻守的产业领域以后,需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国民间的民族产业资本。与目前经济全球化中资本过于张扬的情况相反,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以来甚至改革至今,民间资本仍受到过度的压制。资本受到各类政府机构和过时规章的歧视、排挤和随意浪费的现象依然严重,资本产权的界定工作迟迟难以完成。因此,中国的资本力没有得到应有发挥,甚至在民间资本较快积累起来的地区,资本外逃的现象相当严重。对此,中国倒是应该从政策上重新尊重资本(民间资本),给资本以应有的和合理的生产要素地位,尽快完善资本市场,保护资本所有者的正当权利。以使中国真正的民族资本迅速壮大起来,而能与市场上的国际资本相抗衡。同时,要大力加强相应的基础性经济制度建设。比如,民间创业的行政管理制度环境建设,中小企业的辅导制度建设,教育普及和水平提高的制度建设,科技开发和运用的制度建设,其他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及要素产权保护的制度建设。同时,为了提高国家和地方重大决策的科学化和成功度,一定要加快各级政治体制民主化的进程,促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从大到小的有激励、有效率、有制约、有活力的各级政府。
(二)特别加强对金融市场完善化和金融监管高级化的力度
中国作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国家,货币金融的经营和监管还有很重的计划经济下财政性方式的印记。面对新的市场化环境,银行业不注重盈利性和风险性的同步提高,不注重风险管理能力的培养,使得中国经济的金融深化受阻;同时,金融监管部门满足于简单和低水平的监管方式,不愿放开民间金融,使得中国的金融市场在相当程度上名不符实,金融监管能力也无法提高。我们知道,经济全球化正是以金融市场的资本流动为先锋的,一个没有管理民间金融市场经验的政府,恐怕是难以应对当今复杂的资本流动浪潮的。
1.调整我国利用外资政策,适当增加外债的比重,有步骤地开放我国证券市场。当前,我国已出现了重复投资和广泛的生产过剩(605 种主要产品有80 % 即484 种过剩) 。但是,仍有许多经营不善的企业通过引进外资求得生存,于是出现了利用外资排挤中资、大量经营不善的中小企业排挤经营良好的大企业的劣胜优汰现象,加大了我国调整经济结构的难度。而我国需要发展的新产业,或由于外方不愿转让技术,或由于我方要保持控股权和市场份额,无法引进外国直接投资。这种情况表明,当前引进的外国直接投资,有一部分是不符合我国产业政策的。鉴于发达国家利用外资的结构都是证券投资规模最大、债券次之、直接投资最少,我国也应调整引资政策,适当增加外债在引资中的比重,有步骤地开放股票市场(如首先开放证券投资基金),利用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多利用可以被我国企业自主使用的国外资金。
2. 我国企业应该积极开展对外投资。由于我国基本上处于单方向引进外资状态,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贸易顺差,被资本项目的逆差抵消了不少,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这种情况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我国的重复投资和产品过剩,表明我国已存在过剩资本(不能带来好收益的资本),因此,鼓励有竞争能力的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特别是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应该提上我国的议事日程。
3. 有步骤地、积极地实现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是逐步开放证券市场的需要,积极开展对外投资的需要,也是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的需要。不能因为防范金融风险而放慢这一进程。人民币应实行自由浮动制,其汇率应由市场关系决定,这将提高人民币汇率决定的透明度,提高人民币的信誉。 目前人民币不贬值的政策,实际上是对美元的钉住政策,而美元是随时对日元、欧元上下浮动的,因此人民币也被动地对日元、欧元贬值、升值,这样,人民币的价值就被扭曲,独立的货币政策就打了折扣,不利于人民币的信誉,不利于人民币将来在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
(三)积极发展国际贸易,注意控制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贸易中的产品和服务的贸易,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扬长避短,一方面可以发挥自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如中国的纺织和服装产品出口以及旅游服务),另方面可以在引进国外较高技术产品过程中争取到一个新技术消化吸收的时间,以开发出自己的新技术产品(如中国的家电业和电脑业)。这样,可以促进中国自身的资本积累和二元经济转型。只要掌握好贸易发展的进程,国际贸易是比较有利而比较安全的。相反,国际资本的流动就不一样。尽管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本短缺,不使用国际资本几乎就不可能。但是,国际资本的投机性和不确定性太大。我们在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要注意分析各类资本的背景和结构。尽量引进比较稳定的资本,防止短期的“热钱” 性资本对中国市场的冲击。
(四)以积极的态度推动全球化的制度基础建设,尽中国的所能去维护一个和平和发展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
尽管中国不可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建立一个全球各国经济进行分工合作的制度基础,也难以充分影响发达国家采取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行动,甚至可能将面对经济全球化因其无序的扩张而在不久夭折的不利局面。但是,即使在万一发生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崩溃而我们不得不关上大门之前,我们还是要尽量利用全球化的机会来加快我们的发展。因此,我们就需要在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和政治活动过程中,努力尝试推动全球化的制度基础建设。因为,形成合作共识的国家越多,则从事这方面努力的力量越大,因而越有可能将目前的大致尚存的和平和发展局面延续下去。
总之,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树立积极辨证的防风险意识,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竞争中增强实力。世界上一些小国家面临经济全球化的风险绝不比我们少,他们能够勇于参与,借势长势。相信我们也一定能够趋利弊害,化解风险,展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与风采。我们不能因中国是一个大国而妄自尊大,也不能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妄自菲薄。正确的方针应该是既要积极大胆,又要从容谨慎,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不断拓宽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的空间

10、我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对策有哪些

面对经济全球化,我国要:
(1)坚定不浮害第轿郢计电袭钉陋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条件,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
(2)深化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市场经济法律法规;
(3)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
(4)坚持独立自主,加强防范工作,维护我国经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