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全球化 » 文化到底应不应该全球化
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宁波外贸网站制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驿全球购 2020-08-26 04:14:27

文化到底应不应该全球化

发布时间: 2020-11-29 08:07:46

1、全球化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威胁吗?

一、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第一,全球化使得文化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从目前来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世界语言的多样性面临着严峻挑战。语言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据估计,目前世界尚存的五六千种语言,在21世纪将有一半消亡,200年后,80%的语言将不复存在。有的科学家预言,到2100年,可能将有90%~95%的语种消亡或趋于消亡。美国阿拉斯加费尔班克阿拉斯加本土语言中心M·克劳斯指出:“据保守的推测,在下个世纪里,平均每年将有20种语言消亡。不用说那些濒危的少数民族语言,就是那些使用人口较多的语言也面临着激烈竞争。目前英语及其所承载的文化是强势的,随着英语的传播和使用,英语文化承载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向全世界扩展。现在互联网上的信息85%是用英语传播的,在联合国各种场合中使用的语言95%是英语,而国际经贸活动中几乎100%使用英语。经济全球化对英语的传播更是推波助澜。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消亡,对文化多样性产生了威胁。

第二,经济全球化为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1922年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西文明比较》代写论文中写道:“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己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2]”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融合是文化发展繁荣的动力。世界上有60多亿的人口,200多个国家,2 500个民族,6 000多种语言,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共同努力创造了各种人类文化。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交融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经济全球化不仅使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往更加广泛、更加频繁,也使各民族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表现出更加鲜明的文化的多样性。因此,人们完全可以有理由说:正是在经济全球化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才进一步表现出具有各自民族特征的多样性。

第三,经济全球化不会导致文化单一化。目前,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的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每年向国外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达30万小时。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占到60%~70%,甚至占到80%以上。美国文化产品出口额超过航天航空和电子产品的出口额,达每年600多亿美元,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因此,西方一些学者鼓吹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将代替世界多样性的文化:美国的大众文化模式取代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美国的电视,美国的音乐,好莱坞的电影,将会代替世界上其他一切东西。实际上经济全球化不会导致文化单一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渗和互补,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在人类的评判和取舍中获得文化的认同,不断将本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源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源。同时,不同国家在吸收它国文化的基础上也会不断创造新的文化。如巴塞罗那市前市长特鲁诺所言:“自然界因为生物多样性而美丽,人类也因为文化多元化而丰富。如果全世界都吃麦当劳,喝可口可乐,世界该是多么单调。[3]”

二、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遗产。人类社会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些文化千姿百态,各有所长。文化的多样性在全球化时代得到了空前发展,并催生出新的文化形式。

第一,民族国家的传统文化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人类文化的起源就是多元的。从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笔下描绘的埃及文化、巴比伦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阿拉伯文化、墨西哥文化、西方文化等8种文化到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提出的26种文明形态;从具有区域特色的亚洲儒家文化、欧洲基督教文化、美洲印第安人文化、中东阿拉伯文化等到一个国家内部文化,如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等都以雄辩的历史展示了多元世界文化图景。现今地球上共有将近190个民族国家,从美国、日本这些经济技术大国,到克罗地亚这样的新国家和几内亚、毛里塔尼亚、贝宁这样一些经济上欠发达的国家,以及列入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名单中的其他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以民族国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第二,企业文化蓬勃发展。经济全球化时代,

企业成为重要的国际关系体,其中跨国公司始终处于核心地位。美国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最近的调查报告说,2006年全球6·52万多家跨国公司及其58·5万多个分支机构,实现的产值占全球总产值的1/4。在目前全世界所有专利技术国际使用费中,72·8%左右是支付给跨国公司及其境外子系统的,这表明跨国公司正在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空前强大的势力。这些不同的国际关系体,无论是微软、沃尔玛、索尼等大的企业还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文化成为企业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源泉。

第三,网络文化正在成为全球文化的新亮点。发达的电信网络使信息的流动不再有国界的限制,从而导致各种有关文化的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等活动的范围被扩展到全球规模的水平上。网络的出现彻底打破了时空界限,为人们提供了体验全新生活方式的可能性,网络文化也由此得到了空前的丰富。

三、在全球化浪潮中,维护文化多样性,保护文化安全

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社会就如同生物多样性对于生物界那样必不可少。一种文化如同一种基因,都拥有自己的历史精神和人文传承,有独特的魅力和智慧,多基因的世界才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在这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我们提倡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化。但是文化的多样性不能成为保护落后文化、拒绝先进文化和闭关锁国的理由。我们应该做到:

第一,吸取世界文化的精华,振兴中国文化产业。文化多元化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产物。我们崇尚文化多元化,但是文化多元化不是简单地保留现状,更不是复旧。中国文化只有通过改革开放,不断吸取世界文化的精华,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在世界上发挥更大的影响,成为未来世界多元文化中重要的一元。扩大与国外的文化交流是最基本的战略选择,要吸取和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与现代文明相联系的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只有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才能使中华文化园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同时,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中,要建立先进文化体系,必须注意维护文化安全。只有处理好文化开放和文化安全的关系,才能为构建中国先进文化提供基本保障,才能振兴中国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一个以精神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为主要特点的产业系统,是一个涵盖包括文化艺术业、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电影业、音像制品业、娱乐业、版权业和演出业在内的庞大体系。[4]”近年来,人们频繁地看到这样的数字:英国文化产业的年产值将近600亿英镑,从业人员约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日本娱乐业的年产值早在1993年就超过了汽车工业的年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更加发达,其视听产品出口额已经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40%以上的份额。通过中国2008年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我们从数字上看,中国的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平稳的发展。2006年,全国广播电视总收入为1 099·1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8·04%。通讯产业在整体上也是平稳快速增长,2007年在2006年基础上再次增加1亿用户,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分别达到3·68亿户和5·46亿户,互联网上网人数达1·8亿。2006年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达到65·4亿元,增速高达73·5%。中国的文化产业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们发现我们的文化产业的影响力远远落后于欧美,我们必须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完善以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以及相应的文化投资体系改革,牢牢掌握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权和主动权,不受制于任何外国文化集团;实施文化精品战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立足于国情来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远景规划,不断提升我国的文化产业力。

第二,加强民族文化传播,提升软实力。一个国家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国、强国,不仅要拥有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硬实力,还要有以文化力为核心的软实力。如果一个国家不拥有软实力,那么它就只拥有一个物质外壳而缺少内涵,不能发展成为真正的强国。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潜在推动力,在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托夫勒教授等认为,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不再作为衡量国家实力的主要目标,知识的控制是明日世界争夺的焦点。谁的文化成为主流文化,谁将成为国际权力斗争的赢家,谁将掌握未来[5]。尽管这代表一种文化帝国主义的极端观点,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说明了文化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在经济力量方面同发达国家的差距缩减,软实力的差距就成为中国在国际环境中又一个主要制约因素。能否提升软实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提升软实力是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胡锦涛指出:“面对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大潮,面对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面对社会文化生活多样活跃的态势,如何找准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创造民族文化的新辉煌,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家软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6]”新世纪以来,我国在文化传播领域取得长足的进步,基本上形成了多种语言、多种媒体并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跨文化传播模式。从广播电台、报纸和杂志到电视、互联网,中国的传媒在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然而我国的文化传播体系与西方国家全球化的综合信息传播体系相比,还处于弱势地位。为此,必须加快文化传播硬件和软件的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扩大报刊、计算机网络等在国内外信息辐射的范围;增强各种媒体自身的吸引力;同时必须加强现有媒体的合作与改造,形成中国传播事业的合力,共同迎接来自境外媒体的挑战成为必由之路[7]。

第三、增强公民使用本民族语言的自觉性,抵御英语语言霸权。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侵袭下,英文成了世界上独霸的语种,它在国际交往中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国际互联网络上的信息约有80%以上是通过英语来传递的。前美国商务部高级官员戴维·罗特科普夫曾经在美国《外交季刊》上撰文直言不讳地宣称:“美国应该确保:如果世界向统一语言方向发展,那么这种语言就应该是英语。[8]”英语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宣传其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以西方为中心的理论思想的载体。虽然汉语不是濒危的弱势语言,但是英语的霸主地位威胁到了汉语的影响力和在国际上的普及,为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本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抵御英语的语言霸权。

首先,我们应该落实国家的语言政策,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学习、宣传和实施工作,自觉的应用和推广普通话,提高国内人民大众的汉语水平。

其次,扩大汉语在网络中的使用率,注意在国际会议、外交、贸易、科技、教育、文化、传媒、体育等领域逐步增加汉语的使用量,以提高汉语在国际交往领域中的价值。

最后,根据需求市场,培育和引导汉语教学,要大力培育汉语教学机构、教师、考试和教学方法的品牌,着力发展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现代远程教学,使汉语教学的发展与汉语的国际传播良性互动,国内外相互配合,扩大汉语的应用范围和辐射范围,形成推动汉语的国际使用和学习的新局面。

2、文化全球化 好处和坏处 有哪些?

经济发展快,贸易交流多,文化丰富

文化之间有差异,会引起冲突

3、文化全球化的利与弊是什么?

本书是郎教授在多家世界顶尖的经济和金融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实证的研究方法对上市公司的最主要方面的问题进行很有见地的研究,其内容针对性强,对正在完善中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公司治理一直是现代国内外企业中最为困难的问题。《公司治理》则是以此为切入点,用现代金融学的方法与范式,以实证的数据剖析了具体的案例,揭发了问题的实质。本书的出版对中国公司治理制度的确立与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运作:企业竞争、扩张、危机战略案例》在《运作》一书中,作者提出中国企业家最关心的三大课题为企业竞争战略、企业扩张战略和企业危机战略。针对每一课题,作者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深度解剖。以企业竞争战略而言,作者选择了李嘉诚的3G、中国移动/联通/电信、康柏/惠普来说明企业家在面对三个阶段的竞争时所应采用的运作手法。以企业扩张战略而言,作者选择了青岛啤酒、Tom和思捷来说明如何选择正确的投资、此外,作者利用了通用和电汛盈科的案例解释企业扩张战略所带来的股价反常波动和对企业的误导,作者最后选择了三个案例包括长江实业下属公司、粤海企业和泰国正大集团,讨沦如何解决企业困境的操作手法。    《整合:中国企业多元化与专业化整合战略案例》在《整合》一书中,作者指出中国过去的计划经济带来低效率企业,但是经济目前走向却又太偏向于无序竞争,而企业发展需要的是减少无序竞争的计划性自由竞争体制,因此作者认为,产业整合将是未来我国企业发展的大方向。针对产业整合这个概念,作者将本书分成四大主题进行深度案例剖析。第一个主题是"企业不应该做大做强",作者通过对青岛啤酒、华润和北京控股的深度案例剖析解释企业作大做强必然造成成本失控。第二个主题是"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作者透过中信泰富、上实控股与和记黄埔的案例解释在全世界反多元化经营的浪潮下,精心设计的多元化经营还是可以替股东创造财富的。第三个主题是"多元化转成专业化经营的战略",作者透过中远太平洋、招商局国际和香港中旅国际投资的深度案例分析解释多元化的无效率可以通过专业化的经营转而提高经营效率。第四个主题是"其他形态的整合战略",作者挑选了三个形态各异的整合战略包括光大控股、越秀企业和三大石油公司的整合说明了其他形态整合的利弊得失。   《操纵:机构投资人与大股东操纵策略案例》《操纵》一书并非要揭穿基金黑幕之类的丑闻,而其重点在于通过作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从不同的角度利用大量数据,描绘机构投资人如何操纵股价,大股东如何图利自己的详细操作手法。本书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机构投资人的操纵股价获利秘籍(案例包括中国移动/联通/电信/H股)、国内庄家操纵股价获科秘籍(案例包括德隆系、北大和清华系)、金字塔式的股权资产置换图利大股东(案例包括韩国现代、迪生创建、新世界发展、英皇国际、亚洲造纸纸浆)、其它形式的股权资产置换图利大股东(案例包括东宁、壹传媒、中信嘉华、韩国三星、华润重组、会德丰私有化)。本书旨在用实际的案例向读者介绍财富如何向富人倾斜;从小的方面来说,本书所罗列的手法可以作为敛财的工具,但也可以作为避免被剥削的工具书,还能成为纵横股市的宝贵利器。   《标本:地产领导者领先之道》本书是一部值得所有行业和企业借鉴的风险管理案例集,所引案例包括:恒基兆业集团、新世界发展集团、新鸿基地产、长江实业、会德丰地产、信和地产。...   《思维:国际级企业和企业家战略思维》本书是一部值得所有行业和企业借鉴的战略思维案例集,本书所引案例包括:LG、现代汽车、台积电、索尼、日产、三菱、佳能。...    《科幻--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评判》全球最著名的华人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为中国高科技文明把脉,助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实施战略突围!.郎咸平观点:不养高科技文明的七个传统文化观念:“失败是成功之母”;“杀鸡不用牛刀”;“四两拨千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内行领导内行”;“宁作鸡头,不当凤尾”;“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中国高新技术的思维困惑:面向科研还是面向研发,面向专家还是面向产品,面向过程还是面向结果,面向机遇还是面向战略,面向研发规律还是研发速度,面向“以人为本”还是“以法为本”。中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战略与研发组织结构根本就是错误的。...   ■郎语录   (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错不在家长,错在中国的产业链定位,在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找不到工作是应该的。   中国的经济是二元经济,同时存在过冷过热,而这一点在广东更甚。广东企业90%的压力来自于二元经济。    最喜欢谈论广东,因为问题太多。   我反对‘国退民进’,即使企业家干得再好,也不能把企业送给他!   与其说是韦尔奇传奇,不如说是韦尔奇泡沫,韦尔奇带给GE股民的是一堆泡沫。    假如哪个企业家所作所为是我看不出来的,我从今天开始封剑退出江湖。

4、从文化的视角看是否应该反全球化?

文化全球化没什么不好,但是民族文化是不可以磨灭的。保持民族文化的前提下,提倡文化全球化。

5、如何评价文化全球化的观点

技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一体化。在这种趋势下,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精神文化(哲学、宗教、伦理、文学、艺术等)走向如何呢?是否也将和经济、科技一样逐渐一体化,也就是说逐渐“趋同”呢?这类文化有没有可能,或者有没有必要持续多元发展?
文化多元发展的重要意义
多元文化的发展是历史的事实。三千余年来,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为代表的希腊文化传统、以孔、老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传统、以犹太教先知为代表的希伯莱文化传统以及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统和非洲文化传统等始终深深地影响着当今的人类社会。
从历史来看,文化发展首先依赖于人类学习的能力以及将知识传递给下一代的能力。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每一代人都会为他们生活的时代增添一些新的内容,包括他们从那一时代社会所吸收的东西、他们自己的创造,当然也包括他们接触到的外来文化的影响。这个传递的过程有纵向的继承,也有横向的开拓。前者是对主流文化的“趋同”,后者是对主流文化的“离异”;前者起整合作用,后者起开拓作用,对文化发展来说都是必不可少,横向开拓尤其重要。对一门学科来说,横向开拓意味着外来的影响、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利用和对原来不受重视的边缘文化的开发。这三种因素都是并时性地发生,同时改变着纵向发展的方向。
三种因素中,最值得重视、最复杂的是外来文化的影响。就拿今天的西方文化来说,无论是在欧洲还是美国,我们到处可以听到或看到非洲的音乐和雕塑,日本的版画和建筑以及古代中国园林装饰的影响。至于本世纪20年代古埃及法老图坦克海默(Tutankhamu1343¾¾1325BC.)墓葬的出土在西方电影、时装、爵士乐、舞蹈包装、珠宝设计等等多方面所引起的古埃及热就更是不用说了。直到90年代,埃及金字塔还是美国最著名的游乐场所拉斯维加斯艺术设计思想最重要的灵感资源。恰如英国哲学家罗素1922年在《中西文化比较》一文中所说: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被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摹仿阿拉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1] 。
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欧洲文化发展到今天之所以还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因为它能不断吸收不同文化的因素,使自己不断得到丰富和更新。同样,中国文化也是不断吸收外来文化而得到发展的。众所周知,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大大促进中国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的发展。可以说中国文化受惠于印度佛教,同时,印度佛教又在中国得到发扬光大,其在中国的成就远远甚于印度本土。在印度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结合的过程中,印度佛教中国化形成了新的佛教宗派,如天台、华严、禅宗。这些新的佛教宗派不仅影响了宋明新儒学的发展,而且又传入朝鲜和日本,给那里的文化带来了巨大影响。显然,正是不同文化的差异构成了一个文化的宝库,经常诱发人们的灵感而导致某种文化的革新。没有差异,没有文化的多元发展,就不可能出现今天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
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关系
从现状来看,虽然多元文化的现象从来就存在,但“多元化”的提出本身却是全球化的结果。全球化一般是指经济体制的一体化、科学技术的标准化,特别是电讯网络的高度发达,三者不可避免地将世界各地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使庞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全球化使某些强势文化遍及全世界,大有将其他文化全部“同化”和“吞并”之势,似乎全球化与文化的多元发展很难两全。其实,这只是事情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全球化,多元化的问题显然也是不可能提出的。
首先是全球化促进了殖民体系的瓦解,造就了全球化的后殖民社会。原殖民地国家取得了合法的独立地位后,最先面临的就是从各方面确认自己的独立身份,而自己民族的独特文化,正是确认独特身份最重要的因素。二战以来,马来西亚为强调其民族统一性坚持以马来语为国语;以色列决定将长期以来仅仅用于宗教仪式的希伯莱文重新恢复为日常通用语言;一些东方领导人和学者为了强调自身文化的特殊性提出了“亚洲价值”观念等。这些都说明当今文化并未因世界经济和科技的一体化而“趋同”反而是向着多元的方向发展。后殖民主义显然为多元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济全球化和后殖民状态也在西方社会引起了阶段性的大变动,这就是在文化方面以后现代性为标志的后工业社会。后现代性大大促进了各种“中心论”的解体。世界各个角落都成了联成整体的地球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自己存在的合法性,过去统帅一切的“普遍规律”和宰制各个地区的“大叙述”面临挑战。人们最关心的不再是没有具体实质、没有时间限制的“纯粹的理想形式”,而首先是活生生地存在、行动,感受着痛苦和愉悦的“身体”。它周围的一切都不固定,都是随着这个身体的心情和视角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对于多元文化的发展实在是一个极大的解放。正是由于这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深刻转变,对“他者”的寻求,对文化多元发展的关切等问题才被纷纷提了出来。人们认识到不仅需要吸收他种文化以丰富自己,而且需要在与他种文化的比照中更深入地认识自己以求发展,这就需要扩大视野,了解与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定势全然不同的他种文化。法国学者于连·法朗索瓦在他的一篇新作《为什么我们西方人研究哲学不能绕过中国?》中有一段话说得很好。他认为:
我们选择出发,也就是选择离开,以创造远景思维的空间。在一切异国情调的最远处,这样的迂回有条不紊。人们这样穿越中国也是为了更好地阅读希腊:尽管有认识上的断层,但由于遗传,我们与希腊思想有某种与生俱来的熟悉,所以为了解它,也为了发现它,我们不得不割断这种熟悉,构成一种外在的观点[2]。
其实,这个道理早就被中国哲人所认知。宋代著名诗人苏东坡有一首诗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上下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要造成一种“远景思维的空间”,“构成一种外在的观点”。要真正认识自己,除了自己作为主体,要有这种“外在观点”而外,还要参照其他主体(他人)从不同角度,不同文化环境对自己的看法。有时候,自己长期并不觉察的东西经“他人”提醒,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发展。还有一种情况是参照者和被参照者并不直接发生关系,但两者同时存在于某一范围之内,就会构成一个“文化场”,而产生可以互相说明的对照,这种对照使两者都显示出新的特点。这种对照不管是否显示出来,两者之间都会发生一种潜在的关系。正如中国古代哲人所说的:我们所以会提出“龟无毛”,“兔无角”这样的说法,就因为存在着未曾论述的、潜在的、可以用作比照的“有毛”、“有角”的东西,否则就毫无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会期望龟变成“有毛”、兔变为“有角”,而是希望在与潜在的参照物的比照中更加认识和发现“无毛”、“无角”之物的特点。这些古老的中国睿智虽然早已存在,但也只有在“后现代”、后殖民状态的今天才能古为今用、系统化,得到新的发展。
当然,最后,还应提到全球化所带来的物质和文化的极大丰富也为原来贫困地区的人们创造了在发展物质文化的同时也发展自身精神文化的条件。正是受赐于经济和科技的发达,人类的相互交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频繁,旅游事业的开发遍及世界各个角落。一些偏僻地区、不为人知的少数民族文化正是由于旅游和传媒的开发才广为人知和得到发展。尽管在这一过程中,不免会有形式化(仪式化)的弊病,但总会吸引更多人关注某种文化的特色和未来。

保持纯粹与互相影响的悖论
一方面是全球化(趋同),一方面是多元化(离异),两者同时并存,就存在一个悖论:要保存文化的多样性,那当然是各种文化越纯粹、越“地道”越好,但不同文化之间又不可避免地互相渗透、吸取,这种互相吸收和补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否有悖于保存原来文化的特点和差异?这种渗透交流的结果是不是会使世界文化的差异逐渐缩小,乃至因混同而消失呢?
首先,从历史发展来看,一种文化对他种文化的吸收总是通过自己的文化眼光和文化框架来进行的,很少会全盘照搬而多半是取其所需。例如佛教传入中国,得到很大发展,但在印度曾颇为发达的佛教唯识宗由于其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抵触过大,很快就已绝迹;又如陈寅恪所指出的:由于与中国传统伦理观念不能相容,佛藏中“涉及男女性交诸要义”的部分,“纵笃信之教徒,亦复不能奉受”,“大抵静默不置一语”。[3]法国象征派诗歌对30年代中国诗歌的影响亦复如是。当时,兰波、凡尔仑的诗歌被大量译介,而作为法国象征主义诗歌杰出代表的马拉梅在中国的影响却绝无仅有。这些都说明了文化接触中的一种最初的选择。
其次,一种文化对他种文化的接受也不大可能原封不动地移植。一种文化被引进后,往往不会再按原来轨道发展,而是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产生出新的,甚至更加辉煌的结果。希腊文化首先是传入阿拉伯,在那里得到丰富和发展,然后再到西欧,成为欧洲文化的基石。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原有的文化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天台、华严、禅宗等。这些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又成为中国宋明新儒学发展的重要契机。这种文化异地发展的现象,历史上屡屡发生。可见两种文化的相互影响和吸收不是一个“同化”、“合一”的过程,而是一个在不同环境中转化为新物的过程。正如中国古话所说:“和则生物,同则不继”,也就是说,只有在不同中互相促进,才能创造新物,如果全然相同,就不可能继续发展。如此在不同选择、不同条件下创造出来的新物,不再有旧物原来的“纯粹”,但它仍然是从旧物的基因中脱颖而出,仍然具有不同于他物的独特之处,因此全球化和多元化的相互作用,其结果并不是“趋同”乃至“混一”如热学第二定律所规定的,冷热水混同的程度不断加大,终于成为温水而完全停滞不动,而是在新的基础上产生新的不同。当然,这并不排斥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特别是非政治的普通老百姓)会逐渐形成共同的价值标准,如和平发展、环境保护以及某些普世伦理等,这些共同的认知对于人类和平共处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即使是这些为数不多的共同认知在不同的地区和民族也还有其不同的标准、理解和不同的表现形式。

全球化与多元化进程中的两种危险
过分强调“离异”或“趋同”,其结果就是“文化孤立主义”或“文化霸权主义”。
取得独立的民族要求发展自身文化的迫切愿望,往往会会导致文化孤立主义。有些人深感文化多元发展遇到的种种阻碍和挫折及其远非乐观的前景,唯恐自身民族文化有被淹没的可能,于是奋起突出彰显本民族文化,这对于保护和发展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遗憾的是在这一潮流中,封闭、孤立、倒退的文化孤立主义也随机而生。文化孤立主义无视数百年来各民族文化交往,相互影响的历史,反对文化交往和沟通,要求返回并发掘“未受任何外来影响的”、“以本土话语阐述的”、“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其实,这样的本土文化只能是一种假设。如果我们说的不是“已成的”、不会再变的文化“遗迹”,如青铜器、古建筑之类,而是世世代代由不同人们的创造累积而成的不断发展的文化传统,那它就必然蕴涵着不同时代、受着各个层面的外来影响的人们对各种文化现象的选择、保存和创造性诠释。排除这一切去寻求本源,必然不会发现什么有价值的结果。
文化孤立主义常常混迹于后殖民主义的文化身份研究,但它们之间有根本的不同。后者是在后殖民主义众声喧哗、交互影响的文化语境中,从历史出发为自身的文化特点寻求定位;文化孤立主义则是不顾历史的发展,不顾当前纵横交错的各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只执着于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虚构自己的“文化原貌”。由此出发,就有可能导致一种文化上的封闭性和排他性:只强调本文化的优越而忽略本文化可能存在的缺失;只强调本文化的“纯洁”而反对和其他文化交往和沟通,惟恐受到“污染”;只强调本文化的“统一”而畏惧新的发展,以至对外采取文化上的隔绝和孤立政策,对内压制本文化内部求新、求变的积极因素,结果是导致本文化的停滞,衰微。其实,即便是处于同一文化内部,不同群体和个人对于事物的理解也并不相同,强求统一与不变,其结果只能是扑灭生机,带来自身文化的封闭和衰微。
另一方面,必须看到某种依仗自己的经济、政治、文化优势,处处强加于人,企图以自己的意识形态一统天下的“文化霸权主义”也还实际存在。科索沃一战使人更清醒地看到了这一点。这种霸权主义也不只是存在于西方,日本大东亚共荣圈的梦想者并未绝灭,西方中心主义要真正从人们的思想中根除还也需要很长的时期。意大利比较文学研究者,罗马知识大学的阿尔蒙多.尼兹(ArmandoGnisci)教授在他那篇极有见地的文章《作为“非殖民化”学科的比较文学》中深刻地指出:
“如果对于摆脱了西方殖民的国家来说,比较文学学科代表一种理解研究和实现非殖民化的方式;那么,对于我们所有欧洲学者来说,它却代表着一种思考、一种自我批评及学习的形式,或者说是从我们自身的殖民中解脱的方式。这并非虚言,条件是我们确实认为自己属于一个‘后殖民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前殖民者应学会和前被殖民者一样生活、共存。我说的‘学科’与西方学院体制的专业领域毫无关系,相反,它关系到一种自我批评以及对自己和他人的教育、改造。这是一种苦修(askesis)。”[4]
与此相反,也还有某些西方政治家公开以自身的意识形态强加于人,并以此作为统治国家的首要决策。例如曾经鼓吹文化冲突将引起世界大战的亨廷顿(SamuelHuntington)不久前又著文指出,美国的流行文化和消费品席卷全世界,渗透到最边远、最抗拒的社会,在经济、意识形态军事技术和文化方面居于压倒优势,但“要想重新唤起较强的国家特性感,还需要战胜美国存在的崇尚多样性及多文化主义的思想”。他甚至得出结论说:“如果多文化盛行,如果对开明的民主制度的共识发生分歧,那么,美国就可能同苏联一道落进历史的垃圾堆!”为了维系这种“共识”,“增强人民之间的凝聚力”,就必须制造一个“假想敌”!这虽然并不代表大多数,但亦可见要战胜各种“中心论”,走向文化的多元发展实在还有很长的路程。[5]

在全球意识观照下的文化多元发展
总的说来,在可以预见到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同传统的文化,特别是在人类文化史上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不同文化还会长期得到继续发展,当然也很难说一切民族文化都能永世长存。历史已经证实从长远来看,一些文化兴起,一些文化衰亡是不可避免的事实,目前存在的各种文化,由于种种原因,也可能有一部分会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逐渐衰落而消失。得以长存的首要条件就是在人类文化发展的进程中能否作出自己特有的贡献而有益于其他文化。如果一种民族文化以封闭求发展,只追求回复自身固有的模式,而无视如何将自身独特的文化,开发为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有益资源,从而参与未来世界文化的建设,那就难免被世界所遗忘。

6、文化全球化

文化的全球化实际上是“文化趋同化趋势”,或者说是文化的同质化;

文化全球化是指世界上的一切文化以各种方式,在“融合”和“互异”的同时作用下,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我们不妨将文化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文化共同体称之为“全球化文化”(globlized cultures)。对全球化文化特性的认识就是对文化全球化的把握。

当然,也有观点认为不存在“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是对“全球化”概念的泛用;还有观点认为,“文化全球化”意味着“文化的殖民化”或者“文化全球化”正在消融着“民族文化”。但这都不是主流观点。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7、全球化对文化的表现、原因及影响、优点缺点

1、全球化对文化的表现

在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下,世界文化也因此呈现融合加深的趋势,各种族、各国家文明在不断交流、融合中得到创新和发展。

2、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文化全球化也成为了必然,各个国家都希望将自己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个地区。

3、影响:对于一个民族国家尤其是中国这样具有悠久灿烂、独具特色文明的发展中大国,在全球化环境下统筹好文化安全和文化开放非常重要。

4、优点: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国家间的竞争已由经济层面上升到了文化层面,具体体现为文化模式和文化产业的竞争,发展文化产业是繁荣民族文化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5、缺点:在文化全球下,经济实力较弱的,软实力不强的国家、民族文化容易被吞噬。

(7)文化到底应不应该全球化扩展资料:

经济为文化发展注入新动力、文化的全球化是经济扩张的必然,只有认同一种文化,才会消费这种文化下面的产品,才会为这个文化下的人制造利润。

文化又是一个特定地区一种价值观世界观的表现,为了减少不同地区之间人们的误会、误解,增加信息的流动,人们也有必要增加不同文化体下的文化交流。

这样一种趋势造成了全球文化的传播,我们可能只知道某个国家的一个品牌一种习惯,但是我们对这个国家地区的了解就从这个突破口开始.。

每个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都会不遗余力的推广自身文化,文化在全球的传播也就是大势所趋了,谁若是在文化全球化中占据先机优势,谁就能掌握未来商业战争的主动权.。

8、文化全球化实质是什么?

日前有专家表示,文化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其发展离不开自身所处时代和固有文化传统,所谓“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具有欺骗性的伪命题。

报道称,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在世界范围持续发展,跨时空的全球性交流互动不断由经济、科技领域走向政治、文化领域,经济全球化决定政治、文化全球化,世界市场使得消费主义走向全球各个角落,而通信、交通和网络的超地域性加速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融合,让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最终走向趋同。

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同民族和国家融入世界市场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不同民族和国家经济发展、国家治理、民众生活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因而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利益诉求也各不相同。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为维护自身利益,不同民族和国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并相应实行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在这种不同民族和国家基于维护与发展自身利益而形成的世界格局中,连经济都很难趋同,就更谈不上所谓的文化趋同。

希望中华文化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9、为何说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

日前有专家表示,文化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其发展离不开自身所处时代和固有文化传统,所谓“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具有欺骗性的伪命题。

报道称,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在世界范围持续发展,跨时空的全球性交流互动不断由经济、科技领域走向政治、文化领域,经济全球化决定政治、文化全球化,世界市场使得消费主义走向全球各个角落,而通信、交通和网络的超地域性加速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融合,让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最终走向趋同。

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同民族和国家融入世界市场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不同民族和国家经济发展、国家治理、民众生活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因而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利益诉求也各不相同。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为维护自身利益,不同民族和国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并相应实行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在这种不同民族和国家基于维护与发展自身利益而形成的世界格局中,连经济都很难趋同,就更谈不上所谓的文化趋同。

希望中华文化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10、谈谈你对文化全球化内容与实质的理解

摘要: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和观念全球化,具有客观必然性、历史动态性和全面开发性的特征。
文化民族化和文化全球化是一对矛盾,对于文化民族化,人们比较认同,但对于文化全球化,人们的歧见颇多,因此,有必要在此强调说明。
一、文化全球化的含义
文化全球化亦可简称 “全球化”,是指在全球经济、政治、观念的交流、交换、交往日益发展的情势下,世界各国之间在经济、政治、观念等诸多领域内不断加强合作,形成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共同行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及其趋势。全球化本质上是超越任何民族、地域、国家制度的限制,使人类活动越来越高度社会化的历史过程。
二、文化全球化的内容
文化全球化的内容十分复杂,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基本方面:
(一)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的基础、动力、主导方面和最主要的内容,它是指各种物质文化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以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的最佳配置,最终形成投资、生产、贸易、市场、金融全球化的过程。其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生产全球化。从20世纪以来,由于科技革命和科技创新的推动,各种生产要素大规模、全方位地跨国界流动和配置,在全球化范围内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分化、细化和体系化,从而使全球的生产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生产活动,仅仅是构成全球生产整体的一部分。第二,金融全球化。“二战”结束以后,受市场需求和投资利益的驱动,大量的货币在发行国之外广泛流通,国际金融资本的巨量积累和高速流动促进了国际金融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国际货币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合作与协调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国际金融市场形成并对各国金融形势产生着愈来愈大的影响。第三,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设立总部,而在其他国家广泛地设立分支机构,进行跨国越国界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国际性特大企业。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国际经济领域里的支配力量,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因此,美国著名学者索罗斯将经济全球化定义为:资本的自由流动和全球金融市场及跨国公司对各国经济日益加强的支配。第四,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当代世界内市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统一大市场,其重要特征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并日益融入国际统一市场之中,各国的国内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统一大市场的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国际贸易组织的形成并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发挥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作用。世界贸易的规模急剧扩大、市场规则的全球统一、市场组织的全球调节、市场结构的全球包容和市场交易的全球发展等等,这些都构成了世界统一大市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政治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政治力量的结构和国际政治关系的演变也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引起各国政治交往的范围的日益扩大和程度日益加深,出现了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相互渗透,国际组织和国际协调力量起着愈来愈大作用的趋势。各国政治生活也随之遇到了愈来愈多的相关性问题,比如政治民主化、法治化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凸现了各国政治生活的共同性。这就是所谓“政治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实质上是一个全球政治协作化的过程,首先表现为各国政治行为的全球协作。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出现了诸如环境、资源、出口、国际犯罪、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各国政府所面临和关注的共同问题日益增加,需要政府间协商对话、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的项目更是急剧上升,这是政治全球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政治全球化的重要条件。其次是法律国际化和各国政策的全球协调。随着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国际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人类不断跨越空间障碍以及社会制度和观念形态等方面的障碍。各国法律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的交流、沟通,彼此之间需要相互借签和吸收优秀法律成果,在法律理念、法律价值观、执法标准与原则乃至于法律监督等方面达成了更多的共识,被各国政府普遍承认的国际法内容日益丰富。从国内层面看,各国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出现了一股以市场为导向的法律改革浪潮,努力使国内立法与国际通行法规接轨,以保证资本的跨国界自由流动和世界范围的贸易自由。在国际层面,以联合国为主干的全球性国际组织在国际立法和执法活动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世界贸易组织通过的以保障市场准入为核心的《服务贸易总协议》(GATS)、《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协议》(TRIMS)可以说是法律全球化的典型例证。同时,各国的政治行为和经济政策也必须符合国际条约、协定和规范,从而出现了各国政策全球协调的趋势。第三是政治文化的兼容性日益增强,具体表现为各国在政治心理、政治观念、政治态度上的相互认识、相互理解、相互渗透、相互认同的程度逐步加深,其政治文化的共同性因素日益增多。
(三)观念全球化
所谓观念全球化,即精神文化全球化,相对于经济、政治全球化而言,也可以称为狭义的文化全球化。观念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的反映,表现为各国之间,各民族之间在精神文化方面的相互传播、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吸收、相互认同、相互融合的过程和趋势。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精神文化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对精神文化全球化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随着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国际资本的全球流动,统一世界大市场的形成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加上现代大众传播媒体的大力推动,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之间必然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交流、碰撞、吸收、融合,各个民族优秀文化得以在全世界范围内交流与共享,从而形成并加速了精神文化全球化的趋势。精神文化全球化的实质是全球观念文化整合化。所谓观念文化整合化是指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互补共处与和谐协同,作为文化全球化重要内容的精神文化整合是一种全方位的整合。从地域上说,包括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整合;从民族属性上说,包括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整合,从主体层次上说,包括个体文化与群体文化以及人类文化的整合;从文化性质上说,包括自然科学文化与哲学社会科学文化的整合;从文化内在结构上说,包括各国和各民族在价值观、思维方式、知识结构诸方面的整合等等,所有这些文化整合,构成了精神文化全球化的基本内容。
总之,文化全球化是由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观念全球化三个基本方面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的基础,政治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的保障,观念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的灵魂,三者互为条件,辩证统一,不可分割。
三、文化全球化的特征
文化全球化具有客观必然性、历史动态性、全面开放性等基本特征。
(一)文化全球化具有客观必然性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和时代潮流。从根本上讲,文化主体之间的联系是生产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客观趋势,作为文化全球化基础的经济全球化则是物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物质生产力的发展逐步造成了社会分工的普遍化,同时也造成了社会交往的普遍化。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方式第一次冲破了民族国家之间的壁垒,使社会分工和社会交往出现了国际化趋势,由于先进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高度社会化的大工业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国际分工与协作。随着经济领域交往的普遍化,必然带来政治领域和精神文化领域交往的普遍化。有的学者从历史和现实的全球化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并获利这一表象出发,否定文化全球化的客观必然性,这是不科学的,事实上,社会发展客观必然性的实现正是通过人(包括民族、国家及其政府)的自觉活动而开辟道路的;但决不能因为人的自觉活动而否定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二)文化全球化具有历史动态性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漫长的逐步推进的动态的历史过程,到目前为止,它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7世纪到19世纪60年代,这是全球化的初始阶段或萌芽时期。由于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世界市场的开辟以及以蒸气机为中心的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兴起,生产力的质变与扩张,便开始出现了“生产与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全球化趋势。这一时期的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国际贸易、商业资本的全球化。当时,“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这一时期,文化全球化处于萌芽状态。第二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这是全球化的正式形成和缓慢发展阶段。由于以电力、汽车、飞机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出现,推动了世界经济、政治不平衡发展,新兴的资本大国同老牌的资本大国重新分割世界殖民地市场,使殖民地经济“变成了世界金融资本活动的中心环节”。文化全球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地表现出来了,这一时期,出现了借货资本全球化,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显著特点是以商品输出为主,发展是以资本输出为主,这是文化全球化正式形成的主要标志。第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即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来,是文化全球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原有的殖民地体系瓦解了,以西方国家为主导建立了若干全球性的经济组织,诸如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后改为“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的众多跨国公司开拓了全球性的消费市场,产业资本也全球化,以跨国公司为中心,把生产搬到国外,利用当地的原材料和劳动力为世界市场提供商品。由于以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等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发生和发展,形成了生产经营跨国化、信息传播全球化、科技与产业转移全球化以及商品、资本、外汇市场全球运行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现代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和产业资本这三种资本形态完备的全球化。然而,经济全球化不可能只是一种纯粹的经济活动,必然影响到政治、法律和伦理、宗教、文艺、教育和科学及哲学等意识形态领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政治全球化和精神文化全球化的趋势。目前,文化全球化呈现出向深度和广度加速发展的趋势。
(三)文化全球化具有全面开放性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跨越空间障碍和社会障碍,逐渐向全球范围辐射扩展,世界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呈现出从传统封闭型向现代开放型演变。在以农为本的时代,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把人类社会分割成各个狭隘民族区域,闭塞是各国、各民族文化历史的特征。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打破了这种封闭状态,西方工业世界凭借对农本经济国家的明显优势,向世界各个地区展开猛烈的扩张,打开了一个又一个闭关自守的农本国家的门户,促使传统的自然经济和专制制度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被强加的。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才主动地走出自我封闭和孤立状态,主动地打开国门对外开放,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参与全球化进程。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而且出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全面开放的新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