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全球化 » 经济民族化和全球化
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宁波外贸网站制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驿全球购 2020-08-26 04:14:27

经济民族化和全球化

发布时间: 2020-10-26 18:13:52

1、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怎样弘扬爱国主义

跨国合作日益频繁,跨国组织越来越多,许多原来被视作国家界限的东西也被打破.一个国家的人可以到另一个国家去工作和寻求发展;我们很多同学也在考托福,准备出国留学.于是有些同学认为,在今天还要大讲爱国主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不是与时代不大合拍?其实很多人都存在疑问:在这样的时代,到底要不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呢?\x0d答案肯定是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虽然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过程.但它却是一把双刃剑,使我们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也对国家、人民带来了负面影响:(1)全球化直接威胁各民族国家的经济安全,同时也弱化了国民的国家安全意识. (2)全球化对各民族国家的主权会有所削弱. (3)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在对各民族国家进行文化渗透.\x0d提出疑问的同学没有看到这些不好的影响,并且对经济全球化产生了误解.其实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经济全球化非经济利益一体化,各民族国家仍然有自己的经济利益,仍需保护民族工业和品牌,维护国家经济利益.比如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期间香港特区政府强力干预,击退了外国热钱势力.这是香港政府在中央政府支持下,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和危机,坚持国家和政府的主体性,坚决反击国际邪恶势力,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壮举和胜利.\x0d经济全球化难以导致政治一体化,爱国主义仍是当代维系民族国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保障.在全球化条件下,一方面,西方强势国家倚仗其经济实力推行强权政治,企图动摇他们作为民族国家主权象征的政府权威. 另一方面,面对国人的政治淡漠和对政府信心的丧失,如何以一种思想或理论来汇聚人心、重建政治合法性,成为中国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能发挥这种作用的,只有爱国主义.\x0d经济全球化难以导致文化一体化.文化的民族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还有,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全球化条件下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处理.\x0d出国留学生回国效力的不到一半.在现阶段,一方面要通过改善物质待遇的方式来留住人才,但仅有此是不够的,另一方面还要借助爱国主义的旗帜来实现团结人才的目的.如果光靠物质条件的话,我们不可能提供比发达国家更丰厚的物质条件.像钱学森,邓稼先等,就是在爱国主义的感召下回国效力的.\x0d弘扬爱国主义是改革开放顺利发展的需要.爱国主义是抵制崇洋媚外、民族虚无主义的倾向的有力武器.\x0d因此,在全球化的时代应该这样来弘扬爱国主义:\x0d(1)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加速提高中国的综合实力 (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积极应对挑战和风险 (3)以全球视野和开放意识来建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体系.在这样一个并不太平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坚定不移地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需要广泛深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使爱国主义教育成为社会的主旋律.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要认识到爱国主义教育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基础性工程.而爱国主义教育重点是广大青少年.而现在在校学习的学生再经过十年八年即将走上社会,他们是新世纪的主角,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将由他们去绘制,变成为现实.他们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爱国感情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未来公民的爱国之心,立国之志和报国之举,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所以,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并把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础工程,这对于培养青少年具有爱国的情感、志向和报效祖国的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提高中国民族的素质,增强全体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精神,这样才能推动全体人民奋发前进的,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如何看待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产业的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和观念全球化,具有客观必然性、历史动态性和全面开发性的特征。
文化民族化和文化全球化是一对矛盾,对于文化民族化,人们比较认同,但对于文化全球化,人们的歧见颇多,因此,有必要在此强调说明。
一、文化全球化的含义
文化全球化亦可简称 “全球化”,是指在全球经济、政治、观念的交流、交换、交往日益发展的情势下,世界各国之间在经济、政治、观念等诸多领域内不断加强合作,形成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共同行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及其趋势。全球化本质上是超越任何民族、地域、国家制度的限制,使人类活动越来越高度社会化的历史过程。
二、文化全球化的内容
文化全球化的内容十分复杂,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基本方面:
(一)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的基础、动力、主导方面和最主要的内容,它是指各种物质文化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以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的最佳配置,最终形成投资、生产、贸易、市场、金融全球化的过程。其具体内容包括:第一、生产全球化。从20世纪以来,由于科技革命和科技创新的推动,各种生产要素大规模、全方位地跨国界流动和配置,在全球化范围内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分化、细化和体系化,从而使全球的生产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生产活动,仅仅是构成全球生产整体的一部分。第二,金融全球化。“二战”结束以后,受市场需求和投资利益的驱动,大量的货币在发行国之外广泛流通,国际金融资本的巨量积累和高速流动促进了国际金融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国际货币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合作与协调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国际金融市场形成并对各国金融形势产生着愈来愈大的影响。第三,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设立总部,而在其他国家广泛地设立分支机构,进行跨国越国界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国际性特大企业。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跨国公司日益成为国际经济领域里的支配力量,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因此,美国著名学者索罗斯将经济全球化定义为:资本的自由流动和全球金融市场及跨国公司对各国经济日益加强的支配。第四,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当代世界内市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统一大市场,其重要特征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并日益融入国际统一市场之中,各国的国内市场已经成为世界统一大市场的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国际贸易组织的形成并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发挥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作用。世界贸易的规模急剧扩大、市场规则的全球统一、市场组织的全球调节、市场结构的全球包容和市场交易的全球发展等等,这些都构成了世界统一大市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政治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政治力量的结构和国际政治关系的演变也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引起各国政治交往的范围的日益扩大和程度日益加深,出现了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相互渗透,国际组织和国际协调力量起着愈来愈大作用的趋势。各国政治生活也随之遇到了愈来愈多的相关性问题,比如政治民主化、法治化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凸现了各国政治生活的共同性。这就是所谓“政治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实质上是一个全球政治协作化的过程,首先表现为各国政治行为的全球协作。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出现了诸如环境、资源、出口、国际犯罪、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各国政府所面临和关注的共同问题日益增加,需要政府间协商对话、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的项目更是急剧上升,这是政治全球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政治全球化的重要条件。其次是法律国际化和各国政策的全球协调。随着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国际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人类不断跨越空间障碍以及社会制度和观念形态等方面的障碍。各国法律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的交流、沟通,彼此之间需要相互借签和吸收优秀法律成果,在法律理念、法律价值观、执法标准与原则乃至于法律监督等方面达成了更多的共识,被各国政府普遍承认的国际法内容日益丰富。从国内层面看,各国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出现了一股以市场为导向的法律改革浪潮,努力使国内立法与国际通行法规接轨,以保证资本的跨国界自由流动和世界范围的贸易自由。在国际层面,以联合国为主干的全球性国际组织在国际立法和执法活动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世界贸易组织通过的以保障市场准入为核心的《服务贸易总协议》(GATS)、《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协议》(TRIMS)可以说是法律全球化的典型例证。同时,各国的政治行为和经济政策也必须符合国际条约、协定和规范,从而出现了各国政策全球协调的趋势。第三是政治文化的兼容性日益增强,具体表现为各国在政治心理、政治观念、政治态度上的相互认识、相互理解、相互渗透、相互认同的程度逐步加深,其政治文化的共同性因素日益增多。
(三)观念全球化
所谓观念全球化,即精神文化全球化,相对于经济、政治全球化而言,也可以称为狭义的文化全球化。观念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的反映,表现为各国之间,各民族之间在精神文化方面的相互传播、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相互吸收、相互认同、相互融合的过程和趋势。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精神文化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对精神文化全球化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随着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国际资本的全球流动,统一世界大市场的形成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加上现代大众传播媒体的大力推动,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之间必然在全球范围内发生交流、碰撞、吸收、融合,各个民族优秀文化得以在全世界范围内交流与共享,从而形成并加速了精神文化全球化的趋势。精神文化全球化的实质是全球观念文化整合化。所谓观念文化整合化是指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互补共处与和谐协同,作为文化全球化重要内容的精神文化整合是一种全方位的整合。从地域上说,包括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整合;从民族属性上说,包括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整合,从主体层次上说,包括个体文化与群体文化以及人类文化的整合;从文化性质上说,包括自然科学文化与哲学社会科学文化的整合;从文化内在结构上说,包括各国和各民族在价值观、思维方式、知识结构诸方面的整合等等,所有这些文化整合,构成了精神文化全球化的基本内容。
总之,文化全球化是由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观念全球化三个基本方面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的基础,政治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的保障,观念全球化是文化全球化的灵魂,三者互为条件,辩证统一,不可分割。
三、文化全球化的特征
文化全球化具有客观必然性、历史动态性、全面开放性等基本特征。
(一)文化全球化具有客观必然性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和时代潮流。从根本上讲,文化主体之间的联系是生产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客观趋势,作为文化全球化基础的经济全球化则是物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物质生产力的发展逐步造成了社会分工的普遍化,同时也造成了社会交往的普遍化。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方式第一次冲破了民族国家之间的壁垒,使社会分工和社会交往出现了国际化趋势,由于先进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高度社会化的大工业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国际分工与协作。随着经济领域交往的普遍化,必然带来政治领域和精神文化领域交往的普遍化。有的学者从历史和现实的全球化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并获利这一表象出发,否定文化全球化的客观必然性,这是不科学的,事实上,社会发展客观必然性的实现正是通过人(包括民族、国家及其政府)的自觉活动而开辟道路的;但决不能因为人的自觉活动而否定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二)文化全球化具有历史动态性
文化全球化是一个漫长的逐步推进的动态的历史过程,到目前为止,它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7世纪到19世纪60年代,这是全球化的初始阶段或萌芽时期。由于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世界市场的开辟以及以蒸气机为中心的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兴起,生产力的质变与扩张,便开始出现了“生产与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全球化趋势。这一时期的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是国际贸易、商业资本的全球化。当时,“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这一时期,文化全球化处于萌芽状态。第二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这是全球化的正式形成和缓慢发展阶段。由于以电力、汽车、飞机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出现,推动了世界经济、政治不平衡发展,新兴的资本大国同老牌的资本大国重新分割世界殖民地市场,使殖民地经济“变成了世界金融资本活动的中心环节”。文化全球化的趋势十分明显地表现出来了,这一时期,出现了借货资本全球化,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显著特点是以商品输出为主,发展是以资本输出为主,这是文化全球化正式形成的主要标志。第三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即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来,是文化全球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原有的殖民地体系瓦解了,以西方国家为主导建立了若干全球性的经济组织,诸如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后改为“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的众多跨国公司开拓了全球性的消费市场,产业资本也全球化,以跨国公司为中心,把生产搬到国外,利用当地的原材料和劳动力为世界市场提供商品。由于以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等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发生和发展,形成了生产经营跨国化、信息传播全球化、科技与产业转移全球化以及商品、资本、外汇市场全球运行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现代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和产业资本这三种资本形态完备的全球化。然而,经济全球化不可能只是一种纯粹的经济活动,必然影响到政治、法律和伦理、宗教、文艺、教育和科学及哲学等意识形态领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政治全球化和精神文化全球化的趋势。目前,文化全球化呈现出向深度和广度加速发展的趋势。
(三)文化全球化具有全面开放性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跨越空间障碍和社会障碍,逐渐向全球范围辐射扩展,世界文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呈现出从传统封闭型向现代开放型演变。在以农为本的时代,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把人类社会分割成各个狭隘民族区域,闭塞是各国、各民族文化历史的特征。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从根本上打破了这种封闭状态,西方工业世界凭借对农本经济国家的明显优势,向世界各个地区展开猛烈的扩张,打开了一个又一个闭关自守的农本国家的门户,促使传统的自然经济和专制制度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被强加的。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才主动地走出自我封闭和孤立状态,主动地打开国门对外开放,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参与全球化进程。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而且出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全面开放的新景观

3、全球化理论:对现代性的反思和超越

世纪末总是弥漫着反思的气氛,人们对于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前途重新进行着思考。在20世纪行将结束的时候,面临着生死攸关选择的人类反思意识更加明显。生态环境恶化,物种灭绝速度加快;资本在全球肆意横行,由金融投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挑战着民族国家和国际体制;消费主义盛嚣尘上,传统精神岌岌可危;非西方文明逐渐强大,挑战着西方中心的地位和意识;沟通不断扩大,全球意识和共同行动初见端倪,等等,这些现象揭示了启蒙时代以来由西方创造并且在世界范围普及的基本价值和制度正在遭遇着一场空前的危机,所谓的现代化和现代性是人类的共历过程和阶段的命题经受着来自各方面力量的质疑和挑战。80年代兴盛起来的全球化理论正是众多挑战性力量中的一种。全球化理论并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个理论群。它的发展基本上是和全球化进程同步的。其理论源头可以追溯到17、18世纪的西欧,在当时兴起的现代西方社会科学诸学科的前身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关于全球化认知的萌芽。本世纪60年代后,随着全球化进程取得的实质性推进,全球化理论开始基本成形,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和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就是这中间最系统的代表。延自80年代,全球化理论已成燎原之势,围绕全球化这一主题社会科学中几乎所有学科都对它给以了不同程度的关注,从而形成了一支较全面的队伍。它的骨干是一批左翼学者,虽然这些学者彼此间采用的理论视度和方法不同,但是目标却是共同的,即把对西方现代化和现代性背后所隐藏的西方中心论作为批判的对象,要求实现全球范围的平等对话和非西方文明地位的越升。并且以此为基础使一度由西方主导的全球化进程转变为由多文明共同推动的有利于人类生存的进程。因此,全球化理论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简单的全球化鼓吹者,而是其消极一面的深刻批评者。尤为重要的是,全球化理论特别反对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和以西方为模本的全球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全球化理论是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进一步清肃和对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对于患上全球化狂热症的人和以全球化来掩盖剥削和压迫实质的集团来说,该理论无疑会起到解毒和澄清的作用。一、全球化理论的先驱将世界看成一体,主张世界大同或天下一家的思想在人类历史上渊远流长。基本上每一种文明都有一套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世界的体系。儒家文明、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等或者用天或者用神来作为世界的起源和归宿。但是真正从理论上系统阐述这一思想则是人类近代史产物,是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的产物。因此可以说全球化进程和把世界作为整体思考的方法是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曼耐尔(Mennell)说:“任何确认象全球化这样的主要社会变迁的确切开端的企图都可能证明是误入歧途的。”尽管如此,许多学者认为全球化进程大致发端于15世纪的欧洲。当时的航海大发现使人类的脚步可以从一个大陆跨到另一个大陆之上,从而实现了汤因比所说的从草原到海洋的“革命性变革”。“西方人从它获得了好运,获得了比其他文明更为优先的发展,并迫使其他文明统一于真正单一的世界范围的社会中。”以轮船为代表的运输工具的革命为全球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技术物质基础。远洋航运的开始,使欧洲特别是西欧与其他文明地区区别开来。在随后的16、17世纪中,西欧出现了:资产阶级这一以追逐利润根本目的的新兴阶级;围绕民族国家(nation-state)形成的包括常备军、税收等现代国家制度以及以主权平等为核心的现代国家体系(systemofstates);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机械力代替了人力,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自然的限制;文艺复兴运动高扬了理性、进步的旗帜,为西方文明注入了新鲜活力。经历了这二百多年的变革,西方有能力同时也在本质上要求向世界各地扩张。因此,17世纪以来,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14年),这两个世纪中全球化进程的主题是西方国家的对外扩张。这种扩张的动力是资产阶级对高额利润的追求;其支持是能够全面动员国内资源的现代民族国家和先进科技创造出的军事武器、运输工具、通信手段以及更好的医疗保障,其表现形式一是大规模占领殖民地。到1914年时,英、法、德、比、葡、荷、意大利七国的海外殖民地在数目上达到115个,面积达20453757平方英里,是其领土的20多倍,人口达530493654,是其人口的近三倍。这些国家把殖民地既当作提供丰富资源的产生,又把它作为销售产品的市场。二是移民浪潮的不断扩大,到19世纪末,移民浪潮已达前所未有之势。19世纪20年代共有14.5万人离开欧洲,到50年代约有260万人,1900年至1910年间达到了顶峰,共有900万移民,几乎每年为100万人。在军事武力的支持下,人员、物质以及信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世界范围的流动。在这一时期中,西方的一些学者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看待。如康德在其晚年要在理论上证明世界永久和平的可能;孔德、圣西门等人已经对全球化进行了研究,但是如罗伯逊所说,在经典社会学时期,正是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走向成形的时期,他们面临着“民族化”(nationalization)和“全球化”两个问题,结果是前者压倒了后者成为了理论研究的主题。这一时期一些学者的研究确立了现代西方社会科学的基本分析单位——民族国家和分析方法——国家中心论和西方中心论。西方的发展过程和基本的经验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西方理论的出发点和抽象的基础。而启蒙时代所倡导的价值成了西方理论的基本价值。在这一时期中,有三种观点最值得注意,它们是自由主义经济学,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理想主义以及马克思关于全球化的观点。自由主义经济学在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人的鼓吹下,随着英国殖民领袖地位的确立,战胜了重商主义,获得了政治上的支持和实践。持这种观点的人把国际劳动分工和商品自由交换看作是天意。他们认为自由贸易的发展将克服国家之间的战争,最终把永久和平带给人类,正如著名的自由主义者理查德·科布登所说,自由贸易“按照道德秩序行事,如同宇宙万有引力定律一样,将人们吸引在一起,将种族、信仰、语言的对立抛在一边,把我们团结在永久和平的纽带中。”然而理论上的自由主义经济原则和现实相差甚远,以号称“自由贸易帝国”英国为例子,两位英国历史学家J.加拉赫和R.鲁滨逊一针见血地说“通常将帝国的自由贸易政策总结为‘是贸易而不是统治’,其实它应该读作‘如果可能,是非正式控制下的贸易,如果必要,则是统治下的贸易’。”自由主义中潜藏的逻辑是自由贸易将消灭战争,进而带来人类的永久和平。它把市场归结为世界成为一体的根本动力。国际关系理论是民族国家和现代国家体系的产物,也是最早系统地把世界作为整体看待的理论之一。甚至有的学者认为,在真正的全球化理论产生之前,只有它把世界作为整体加以研究。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理想主义与经济学中的自由主义有许多一致的地方,唯一的区别是后者认为会形成一种世界性的政府来消弥国家间的隔阂和战争,以保障世界和平。国际关系理论中著名的现实主义者摩根索认为,随着领土国家的兴起,神圣罗马帝国从基督教世界的现实政治组织变成了一个空架子和法律虚构,著述家和政治家们开始越益频繁地思考用什么来取代西方世界已经失去的政治统一。16世纪的伊拉斯谟,17世纪的苏利·埃默里、克吕塞、格劳秀斯、威廉·佩恩,以及18世纪的阿贝、德·圣皮埃尔、卢梭、边沁、康德等都曾思考过这个问题。而在这一时期,神圣同盟、1899年和1907年的海牙和平会议可以说是为解决这个问题所做的政治尝试。摩根索分析到,国际关系理论中这种世界统一的观点大概有三个源头:⑴从斯多葛学派和早期基督徒时代起,西方文明中就活跃着一种人类道德统一的情感,并且努力寻找一种与之相称的政治组织。在政治实践中这表现为宗教战争、十字军东征、拿破仑帝国的扩张等;⑵建立一个稳定及和平的国际秩序的尝试,其道德根源可见于前几个世纪西方世界人类关系中人道和文明性的提高。启蒙哲学和自由主义的政治理论要求尊重人的生命和增进人的福利,坚信能够把法治、和平、秩序扩及到国际范围之中。⑶商业精神。它把战争和国际无政府状态视为市场活动的非理性干扰。尽管对于马克思的思想的一致性,西方理论界中颇多争议,但是,马克思在全球化理论发展中的贡献却是无可否认的。马克思关于全球化的认识在《共产党宣言》中体现的最为生动。他在《宣言》中描述了全球化在那个时代产生的影响及其未来的发展。马克思关于全球化的看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⑴全球化是一个进步的过程,无论是技术上,还是人类发展阶段上都是一样;⑵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经济发展;⑶全球化造成了各种文明之间的碰撞和交流;⑷全球化为人类的最终的共同解放奠定了基础。这三种理论都是在西方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不可避免地把西方的发展道路视为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必然归宿或者必经阶段,带有不同程度的西方中心论的色彩。相比之下,前两者成为了西方列强对外扩张的理论依据和合理性辩护,与西方的主流的政治经济进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西方社会的整体形态。尤其重要的是,它们随着西方力量的强大日益有理论界面转向世俗层面,成为支配人们日常生活和行为的价值取向和判断标准。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也带有一定的中心论倾向,但是它的立足点是处于弱势地位的阶层,特别是在全球化进程中被剥削并且逐渐自醒的工人阶级,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这种倾向,使之成为了全球化进程中头脑清醒的坚定的批判者。汤因比把这种带有西方中心论的认识概括为“文明统一论”,这种认识认为世界各种文明的最终归宿将是西方文明在世界上的普及。汤因比认为产生这种认识的原因有⑴西方文明在物质和制度方面的世界性胜利。他说“在近代历史时期,我们自己的西方文明用它的经济制度之网笼罩了全世界,在这样一种以西方为基础的经济统一之后又来了一个以西方为基础的政治统一,其范围也差不多;因为西方军队和政府的胜利虽然没有象西方的工厂主和技术人员的胜利那样广泛而彻底,但是也不能不承认现在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都成了一种源自西方的单一政治制度的一部分。”;这种胜利也造成了⑵自我中心的错觉;⑶“东方不变论”的错觉;⑷进步直线发展的错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以大规模战争的形式第一次冲击了西方文明优越论。在战后德国学者奥斯瓦德·斯宾格勒出版的《西方的没落》不仅以其发人警醒的书名提醒了西方人“西方中心”论的虚幻,而且他提出的文明平行发展观也在理论上冲击了“西方中心”论。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短短的不足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全球化进程也出现了重大变化。这体现为:⑴美国力量的强大,正动摇并逐渐取代着西欧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领导地位;⑵帝国主义成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值得瞩目的现象;⑶苏联的建立使社会主义制度从理论变成了现实,并且成为了对抗西方主导的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力量;⑷一些前殖民、半殖民国家实现了政治上的独立,起码在形式上缩小了西方的殖民地范围;⑸西方世界做出了建立世界性政治共同体的初步尝试。在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倡导下,建立了恢复一战后世界政治秩序的国联。可以说,两战中间这断时期是全球化进程由欧洲主导向美国主导,由殖民扩张向更深更广层次发展的转折期。在这个时期,最值得注意的是帝国主义论。其代表人物有列宁、罗莎·卢森堡、希法亭、布哈林等。他们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的基础。此外还有以分析19世纪末英帝国而名声显赫的J.A.霍布森(Hobson)。这些人对于帝国主义的分析是相当深刻的,而且给以后大部分的全球体系理论打上了烙印。例如,列宁提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经阶段,它的驱动力是利润降低的铁律以及寻找积累的新资源的需要。殖民扩张不是因为资本需要增加新的剥削地区,而是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大国争夺霸权的竞争。列宁对于全球化理论的贡献在于他使马克思主义分析摆脱了只研究一国之内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问题,开始把视点转移到作为全球体系的资本主义层次上。而霍布森则认为帝国主义扩张原因不能简单归结为出于经济考虑,在其背后潜藏的是“返祖冲动”(atavisticimpulses)或者其他文化—历史因素。二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冷战”时期。美国主导的西方阵营和苏联主导的东方阵营开始了漫长的意识形态对抗和军事武力竞争。新成立的联合国没有实际的权力,受两大国家的操纵。东西方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协调系统。在西方,经济方面有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以及经合发组织,军事上有北大西洋工公约组织。在东方,经济方面上的是经互会,军事上是华沙条约国组织。两大阵营的存在实际上把整个世界分成了三元结构。一端是发达的西方国家,另一端是经济获得发展的苏东国家,夹在中间的是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这种格局也就是“三个世界理论”所描述的情形。在三个世界的对峙中,现代化理论在西方强大起来。现代化理论的强大主要得益于两个因素:一是美国政治上的霸权和自由经济的繁荣加强了曾经受到冲击的“西方中心”论,助长了西方对自己的信心。二是在三个世界的对峙中,地区性研究在美国发展起来,第三世界的许多国家成了被研究的对象。在这两个因素的推动下,现代化理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一跃成为50、60年代西方最红火的理论的。</p>

4、经济全球化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

(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整体利益的代表者。
第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
第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最强大的行为主体。
第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促进经济全球化正常发展最具实力的制约力量。
(2)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
1、经济全球化非经济利益一体化,各民族国家仍然有自己的经济利益,仍需保护民族工业和品牌,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2、经济全球化难以导致政治一体化,爱国主义仍是当代维系民族国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保障,在全球化条件下。
3、经济全球化难以导致文化一体化,文化的民族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文化的发展需弘扬爱国主义。
(3)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全球化条件下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处理。
既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既不盲目排外,又不盲目崇洋,以塑造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的良好形象。

5、经济全球化情况下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1.经济全球化对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挑战
(1)全球化直接威胁各民族国家的经济安全,同时也弱化了国民的国家安全意识。
(2)全球化对各民族国家的主权会有所削弱。
(3)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在对各民族国家进行文化渗透。
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
(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整体利益的代表者。
第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
第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最强大的行为主体。
第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促进经济全球化正常发展最具实力的制约力量。
(2)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非经济利益一体化,各民族国家仍然有自己的经济利益,仍需保护民族工业和品牌,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经济全球化难以导致政治一体化,爱国主义仍是当代维系民族国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保障。在全球化条件下,
一方面,西方强势国家倚仗其经济实力推行强权政治,企图动摇他们作为民族国家主权象征的政府权威。
另一方面,面对国人的政治淡漠和对政府信心的丧失,如何以一种思想或理论来汇聚人心、重建政治合法性,成为中国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能发挥这种作用的,只有爱国主义。
◆经济全球化难以导致文化一体化。文化的民族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文化的发展需弘扬爱国主义。
(3)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全球化条件下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处理。
既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既不盲目排外,又不盲目崇洋,以塑造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的良好形象。
3.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如何弘扬爱国主义?
(1)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加速提高中国的综合实力
(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积极应对挑战和风险
(3)以全球视野和开放意识来建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体系

6、民族化,全球化与国际化的区别

民族化,全球化基本属于一个概念好比一个词(地球村) 比如我们中国是56个民族一个家,全球化也是这个意思全球一个家。国际化往往是指合作的,比如中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