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贸易 » 我国医药国际贸易市场优势
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宁波外贸网站制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驿全球购 2020-08-26 04:14:27

我国医药国际贸易市场优势

发布时间: 2022-06-26 15:20:23

1、在当前国际贸易形势下,中国如何发挥比较优势?

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如何发挥比较优势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课题组

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是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现实需要和必然趋势。中国市场将与国际市场完全对接,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参与全球竞争,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考验,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发挥自身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需要尽快了解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以便扬长避短,趋利避害,不断提高竞争实力。因此,研究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就成为目前中国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研究中国企业国际比较优势的重要意义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措施,也是中国参与世界经济体系的历史性机遇。由于世界各国在资源、文化和历史上存在很大差异,处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自己不同的比较优势,因此,研究和发挥国际比较优势当前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中国企业的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一种趋利经济,趋利的过程就是讲求比较利益的过程。因为在充分实现分工和交换的条件下,经济利益多体现在比较利益上,通过比较利益的实现达到趋利的目的。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强调的是形成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重生产,轻效益。企业也热衷于“大而全”、“小而全”的模式,没有考虑比较优势的问题,没有考虑企业效益最大化问题。因此,各地区、各企业的重复建设、重复生产的问题十分严重,很多企业都是低水平扩张,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实践证明这种模式不利于社会化大生产,不利于资源的高效配置,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从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看,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形成和发展,经济的分工和协作成为必然趋势,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无所不包的国民经济体系和片面追求自给自足和“万事不求人”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由于每个地区、以至国家在发展经济中,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没有必要建立完整的经济体系。同样,各个经济利益主体在自己的生产运作中,往往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和优势,在特定的领域内形成自己的优势,以实现在社会分工和交换过程中的成本和效率最低,因此,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强调利益原则,尤其是比较利益,发挥比较优势是选择和高效配置资源的唯一标准。
2、有利于促进优势产业和产品的出口
由于国际分工合作和国际贸易将会带来一定的比较利益。而我国多年来高额进出口关税和配额的限制,使我国产品在国际上的交流步伐缓慢,关税限制和贸易壁垒无法体现各国不同的比较优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经济融入国际的步伐大大加快,通过我国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分析研究,并提出针对性措施,有利于我国企业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出口。
3、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通过比较优势的分析,找出我国目前企业和产业存在的优势和存在问题,有利于生产要素向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和产业转移,进一步实现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规模经济,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4、有利于促进劣势产业和企业尽快提高竞争能力
由于关税降低和贸易壁垒的消除,使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分工协作成为可能,对于我国目前暂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就会受到国外产品的冲击,迫使劣势产业和企业加快改革和重组步伐,尽快提高竞争能力,我国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越是尽早开放的产业和产品,越能尽早形成竞争实力。一些保护性行业往往是竞争力较差的行业,因此,加强比较优势的研究对于我国劣势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

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尽管在技术、管理上还有一定差距,但在很多方面,我们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力优势
企业竞争是产品的竞争,其中产品价格的竞争是重要的方面。产品的价格构成中,劳动力成本占有相当的成分。在劳动力成本方面我国企业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大陆的劳动力成本仅占美国和中国香港地区的八分之一。中国目前农村有近十亿人口,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由于农业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步伐大大加快,会使城市劳动力的成本进一步降低,我国企业的成本有较强的优势,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成本会进一步降低,这种趋势将使我国在纺织、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有更大的国际比较优势。
2、市场优势
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市场优势。中国有13亿人口,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国内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以家电行业为例,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年中国农村市场每百户家庭彩电、洗衣机、冰箱的拥有率分别仅为48.74%、28.58%和12.31%,农村市场远未饱和,市场潜力巨大。中国正处在全面开展建设时期,高速公路、立交桥、铁路、电网、旧城改造等项目使相关产业及产品有巨大市场需求,特别是三峡工程建设以及北京申奥成功,使基本建设及相关产品的市场空间更大。每年几百、上千亿的物资采购为中国相关企业提供了极大的市场需求。这些物资设备除极少数必须从工业发达国家进口之外,由于运输成本等原因,主要还得靠就近配套生产。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中国企业具有熟悉中国国情,了解国内市场的消费心理,加上中国产品在自己本土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使中国企业在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中具有较强的优势和竞争力。
在国外市场中国产品同样有相当的优势。从国外市场的需求档次来看,高档次商品有市场,而中低档商品的市场更广。特别是经济落后国家和地区,高档电视、高级音响、数码相机等高档商品的需求市场很小,中低档商品比较受欢迎。即使最发达的美国,大量财富也只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普通人的产品也以物美价廉为主,从清晨的闹钟、磅秤、吹风器,到夜晚的桌灯、睡衣、拖鞋,几乎离不开中国货。即使像家电这样的产品,美国人也并不都要价格昂贵的高档货。中国家电协会组团对美国家电市场进行调研,普遍感觉家电产品在美国家庭中不是消费的热点和重点,也不是显示家庭富有的标志。普通美国人对白色家电的消费观是实用、方便、便宜,而这恰恰是中国产品的特点。另外,在中亚、南亚和非洲等国家,由于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农业运输的货物分散,运输量小,运距短,并且通路状况很差,非常欢迎中国的价格低廉、经济实用的产品。因此,中国产品在国外的市场中也有很大的优势。
3、国际竞争力优势
一些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特别是在我国开放较早的一些竞争性行业及企业,他们在长期的市场竞争过程中,已经积累了相当的技术、人才和资本优势,一些企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较强的研发能力,掌握相关产品的关键制造技术,品牌已有相当的知名度。个别企业如海尔等企业,通过坚持走国际化经营的思路,使企业发展成为世界级跨国企业集团。海尔集团凭其实力与魄力,选准美国、德国等高度发达国家作为主攻目标,并在美国安营扎寨,建立生产制造基地,打开美国、德国市场,随即趁势开拓一般国家的市场。在福布斯杂志的最新统计中,全球白色家电海尔集团综合实力排到了第6位。目前,海尔已经在世界各地建立起12家海外工厂,56个贸易中心,15个设计中心,营销网点53000个,产品销往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海尔的总销售额为406亿元,而出口创汇2.8亿美元,按照目前的速度,海尔集团在2003年就能列入世界500强的行列。中兴通讯集团最近向南斯拉夫提供价值总额达2.25亿美元的GSM移动通讯设备,实现了我国高新技术成套设备出口零的突破。
天津药业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在原料药地塞米松市场上取得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90年代初,法国罗素公司等大型跨国公司凭借其强大实力,采用低价战略抢占中国市场,天津药业公司被迫停产。但他们没有泄气,而是总结经验、卧薪尝胆,经过几年奋斗,有计划地实施“高科技加规模经济”的发展战略,采用了120多项新工艺,取得了自己的技术专利,很多项目得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重新夺回了质量和价格优势,不仅使罗素公司及美国、意大利等国公司产品退出了中国市场,还占领了亚洲60%及全球40%的市场。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具有了相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其产品已被国际市场认可,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即使我们有些行业总体水平目前不如发达国家,但是国际市场的需求是有档次差别的,任何国家在相关的产品上都有强有弱,有所为有所不为。国际间的产业结构是有分工的,分工的基础就是比较优势,即使经济最发达国家也不能什么行业都先进,什么产品都有绝对的优势和竞争力,在某些领域内我们的企业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只要我们选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就会有自己的市场机会。即使在普通机床、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等机械领域,我国的产品在质量、品种、性能和价格等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可以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抗衡。国产工程机械的价格普遍低于进口原装产品,引进技术实行国产化后的主机市场价格,大体相当于同型号进口产品的50%-80%,由国内自行设计、基本用国产零配件生产的产品,其价格仅为同型号进口产品的1/4左右。
4、行业的优势
大致来说,我国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和产品,如纺织服装、文教体育用品、毛皮羽绒制品等多数纺织轻工行业,以及部分建材产品、部分家电产品、部分机电产品、部分化工产品及部分钢铁产品也是有很强的竞争能力的,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加入世贸组织,短期内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企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可以利用国外市场配额和其他非关税壁垒的消除,使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些产品大多数已属于发达国家不生产或很少生产的。
我国的纺织服装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典型代表,它占我国工业增加值的8%,是中国传统的支柱产业,是我国38个行业中的第二大行业,又是我国最大的创汇产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生产国,纤维加工总量达到了一千万吨;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出口国,出口额占世界纺织品出口贸易额的百分之十三,同时,也占中国商品出口总额的百分之二十三。中国纺织品出口在近几年在产品的结构,出口的附加值等方面也有了较大的进展,中国纺织行业在加入WTO后,中国有相对劳动力和资源的优势,有比较齐全的行业加工基础,这些均为中国参与竞争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国的轻工产品在国外受到广泛欢迎。特别是对已具规模和技术成熟的自行车、玩具、制笔业、文教用品、食品罐头等行业在国外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我国洗衣机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4%,冰箱占16%,空调器占30%,中国家电产品已进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对美、日、英、德、法等发达国家的年出口额已超过1亿美元。中国轻骑摩托车,既销往泰国、马来西亚、印度等发展中国家,还向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出口。在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亚洲国家,中国生产的轻工产品由于“价廉物美”,非常受当地消费者的欢迎。很多产品价格只是当地产品的一半,而且与不少当地产品比起来,更经久耐用。随着阿富汗反塔利班战争结束,阿富汗战后重建工作将很快进行,恢复正常生活的阿富汗人将会陆续添置日用品,而中国生产的轻工产品成了他们的首选,大到彩电、冰箱,中到自行车、收音机,小到毛巾、肥皂,中国产品在这里都有市场。中国生产的自行车性能价格比在全球遥遥领先,因此中国的自行车成为中国具有相当比较优势的产品。2000年中国的自行车产量是5000万辆,其中出口3280万辆,占65.6%,中国生产的自行车出口量占全球自行车贸易量的60%以上。在阿富汗等国家,自行车是他们目前最适用也最急需的消费品,只要他们能消费得起,中国生产的自行车就会成为他们的首选。中国的自行车厂家预测,如果世界局势稳定,很多自行车厂家明年出口可以增长30%到40%。
5、制造业的优势
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表明,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无论今后科学技术如何发展,制造业将永远是人类社会的重要产业。但21世纪的世界,制造业正进行着一场深刻的战略性重组,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着新一轮制造业资源的优化配置。由于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加之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使很多跨国公司逐步将制造基地移往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中心。这就为我国的制造业带来了相当大的比较优势,而我国的制造业也有一定的基础。
一是生产能力在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建立了强大的制造业体系,已形成若干领域的制造业基地。我国的钢铁、集装箱、水泥、平板玻璃以及电视机、钟表的总量已居世界第一位,造船业位居世界前位。我国已经建成门类比较齐全、具有较大规模的制造业体系,产值、利税、企业数目、职工人数等指标均处于主体地位。
二是掌握了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经过技术改造、引进和自主开发,我国制造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大大缩短,产品总体技术水平有较大提高。我国基础工业部门80%以上的生产能力是由国内设备提供的,农业装备几乎全部由国内提供。我国为电力、石化、冶金、交通等部门的生产的大型成套设备和重要机械产品中,有相当数量达到国外80年代中末期水平。
三是对外开放程度较高。我国的制造业在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方面已居全国领先地位,近20年来,制造业进出口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国出口和进出口总额的增长速度。一些行业的产品如一般机电产品、日用机械等,占有较大的国际市场份额,制造业产品已成为我国对外出口的支柱产品。
四是企业的规模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我国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加大了重组和整合的力度。即使国际竞争力差的汽车行业,通过兼并重组,从过去的100多家组装厂组装100多万辆汽车的分散状态集中到目前的13家整车厂,占到总产量的90%,并将进一步形成上汽、一汽和东风为核心的三大汽车集团,大大提高企业规模经济和竞争实力。
6、本土化优势
要进入一个国家的市场,除了要有产品优势以外,还要充分了解该国的文化和消费习惯。在中国的市场上,我国企业同样具有相当的比较优势。中国企业除了感情之外,还最了解中国人的消费水平、特点、购买心理、价值观与审美观。一些中国企业提出的“量体裁衣”、“设计思想本土化”的方针,就是基于对我们这方面优势的认识与把握。
一是中国企业熟悉中国人的口味爱好。洋饮料、洋快餐在中国可以说风行一时,对我们的企业有一定冲击,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主要是迎合青年人和小孩,广大中国成人并不都喜欢。而中国的快餐企业经过深刻反思和深化改革,逐渐取得市场优势。全聚德烤鸭、狗不理包子、兰州拉面已开始在快餐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全聚德烤鸭已打出国门,在十几个国家注册或开设分店。
中国饮料工业“十强”中的健力宝、娃哈哈、椰树、乐百氏、露露等产品面对国外品牌的冲击,通过发挥比较优势、深入了解中国消费者特点与国外产品展开竞争,并逐渐取得竞争优势。尤其是我们的年青产品“娃哈哈”和“健力宝”,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勇于与跨国企业同类产品展开竞争。众所周知,世界第一饮料是“可口可乐”,“可口可乐”与它的同胞兄弟“百事可乐”多年来一直在世界饮料市场上称王称霸,在中国市场也占有重要地位,我国企业与其相比实力上的确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我们的年青产品“娃哈哈”和“健力宝”不畏强手,敢于发挥比较优势与其竞争。“娃哈哈”在稳定乳酸饮料、纯净水、八宝粥产品的基础上,进军可乐型碳酸饮料“非常可乐”,向“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发起了冲击,短短两年时间产品已占全国碳酸饮料市场的10%。很多省份已超过洋可乐的份额。“健力宝”通过发挥自己比较优势,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不但勇于在家门口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竞争,并且敢于西渡太平洋杀入美国本土,并通过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策略,逐步站稳脚跟,并向北美、拉美、东欧、南欧和东南亚市场进军。在美国超市,美国可口可乐由于受到来自中国名牌饮料的竞争压力,不得不开始降价。
二是中国企业熟悉中国人的文化底蕴。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中华文化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的服装服饰强调古朴、典雅,崇尚自然、和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款式、造型、风采,非但深受国人欢迎,也赢得了海外消费者的青睐,在国际服装市场上作为一种流派呈现在世人面前。
中国的化妆品市场是相当大的,全球知名公司宝洁公司和联合利华纷纷前来抢摊设点。跨国公司规范的经营,先进的管理方式、全球标准化的产品特色和铺天盖地的广告促销,短短几年席卷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主要产品飘柔、潘婷、海飞丝、舒肤佳、汰渍、玉兰油等中国老百姓没有几个不知道的。上海家化针对跨国公司的挑战,充分发挥企业对本土文化和当地市场非常了解的优势,把目标对准了长期青睐传统产品的消费者,把中药材治疗的作用引入化妆品中,围绕自己的名牌产品“六神丸”开发出“六神花露水”,有提神醒脑、祛痱止痒的特殊功效,产品上市后很快获得了60%的市场占有率,随后推出的“六神沐浴露”也非常受市场欢迎。
三是中国传统习惯使我国相关行业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如中医药行业在中国和世界市场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国的中医药有几千年的优良传统,“有病吃中药,保健吃中国补品”已成为很多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尽管西医西药具有诊断精确、疗效快的特点,也被很多中国人接受。但是由于西医设备和西药价格昂贵,再加西药主要是化学合成品,副作用大,引起许多药物源性疾病,所以不仅在中国中医中药受到重视,连一向歧视中医中药的美国,也在大力开展以天然疗法为特点的中医药的研究。因此,以中医为基础的我国中医药产业大有发展前景。
四是中国农村市场特点决定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中国有近十亿的农民,是相当大的消费群体。国内外很多企业已经看好中国的农村市场,开拓市场的重点也着眼于启动中国农村市场。与外国企业相比,我们自己更了解中国农村市场的特点。中国农村由于受经济基础和文化水平的限制,更需要价廉、耐用、操作简便的产品。还有很多农村地区电压不稳定,交通不便,山区地形地貌变化大,对于一些精确度高、功能多、操作复杂、电压要求稳定的进口设备和家电,很不适应,更欢迎功能简单、操作方便、电压适应性强、维修容易、价格便宜的中国产品。

2、我国出口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是什么

一直以来,纺织品都是我国出口的主要商品。纺织品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我国版之所以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权占有优势,在于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低廉。纺织品的成本最大组成部份就是人力成本,因此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之所以在国际贸易上占有优势,就在于我们的产品价格够低。

3、中国对外出口贸易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劳动力资源密集,以初级产品为主,成本低廉,便于拓宽国际市场,薄利多销。出口产品层次丰富,符合各国人的口味。
劣势:核心竞争力低,低附加值,出口结构不合理,高新技术产品少。
一直以来,纺织品都是我国出口的主要商品。纺织品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我国之所以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占有优势,在于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低廉。纺织品的成本最大组成部份就是人力成本,因此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之所以在国际贸易上占有优势,就在于我们的产品价格够低。
第一,发生在我国传统优势行业的贸易摩擦比例将呈下降趋势。虽然彩电、服装、鞋帽等行业的贸易摩擦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在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的贸易摩擦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从长期看所占比例将呈现下降趋势。
第二,新兴优势行业,如钢铁、汽车、通信设备、化工产品将会成为我国与发达国家贸易摩擦中的新热点。发达国家对涉及这些行业的贸易争端更容易采取贸易保护的手段,以维护其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例如,2007年1至 11月份,已经有11个国家对我国出口的多类钢铁产品发起贸易保护调查,涉案11亿美元,占当年我国遭遇国外贸易保护调查的15%,预计明年钢铁仍将是贸易摩擦焦点。
第三,我国所遭受的"反补贴"等新的贸易摩擦形式将会继续增加。截至2007年9月底,我国共遭遇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10起、反倾销反补贴再调查4起,影响波及12万就业人口和约10亿美元出口。而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2004和2006年遭遇反补贴案都高居首位。预计反补贴案仍将为未来两年的焦点。
第四,涉及我国的贸易争端发生在第三国的可能性将会加大。
一方面,在传统优势领域,我国可能面对其它一些以制造业为主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从而引起贸易摩擦;
另一方面,在我国的新兴优势领域,我国会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上与发达国家开展竞争。
第五,我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将可能加剧。捷克、土耳其、乌克兰等一些东欧国家和墨西哥、巴西等拉美国家和我国同属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同样以制造业为主,因此与我国在经济结构上缺少互补性,其国内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容易受到我国产品的冲击。
第六,在我国相对劣势的产业,我国相关企业也将更多地采用国际贸易规则保护自己利益。在国际分工中,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相对劣势的产业。随着我国企业对国际惯例的逐渐熟悉和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特别是相对劣势行业的企业将会更多地采用国际贸易规则来保护自身的发展。

4、我国有哪些比较优势?在对外贸易的战略选择中,我国如何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中国的比较优势在于中国人工成本低、资源价格低、交通运输成本低(基础设施良好),尤其是人工成本,长期以来被视为主要的比较优势。但目前人工不断上涨,这种优势正在减小,所以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改进经济发展模式,以期获得持续发展。在对外贸易中,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和产业链齐全是最大的优势,这导致了我们的外贸竞争优势。
拓展资料:
1.长期以来,国际贸易理论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原理基础上的。按照比较成本理论,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或成本差异,各国应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这样,各国间分工从事专业化生产的产品产量就会增加,通过国际贸易,双方都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好获得比较利益。比较优势理论对发展我国对外贸易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这一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适用程度和适用范围是有界限的。因为,它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来分析、说明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而从动态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教育的进步,各国的比较优势是在变化的,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也不断变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一味地单纯以自己的成本和资源比较优势来确定自己的国际贸易结构,就会不可避免地陷入“比较利益陷阱”。
2.其原因:一是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交换的贸易条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越来越趋于恶化;二是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性加强。同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国际贸易中,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总是处于不利地位,导致自身贸易条件恶化和对发达国家依附性加强。
3.发展中国家应该在现有的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来源于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要在对外贸易中真正获得更大的比较利益,必须致力于调整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扩大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规模。为此,要着重解决以下问题:一是扩大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人力资本和技术投入,提高其知识、技术密集度;二是在市场选择上,国家要通过技术引进和高科技投入等途径有重点地培植一批技术含量高、出口前途好的产业部门,增强其国际竞争力;三是对外资进入我国要逐步提高其技术含量壁垒,鼓励高技术产业进入我国。

5、用SWOT分析方法来分析我国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优势,劣势,制定一个市场营销策,可复制粘贴,可原创,

随着全球回归自然的潮流,疾病谱和医疗模式的改变,中药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市场需求日益增加。从国际中药市场的现状看,目前国际上中草药市场的年销售额约300亿美元,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但我国的中药却仅占国际市场份额的3%~5%,且其中大部分为低附加值的中药材,这与我国为中药发源地的地位极不相称。因此,如何使中药迈出国门走向世界,变成我国真正有竞争优势的支柱产业已成为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本文应用SWOT分析方法对我国中药国际市场拓展的优势-S(Strengths)和劣势-W(Weaknesses)以及所处环境的机会-O(Opportunities)和威胁-T (Threats)进行分析,探寻相应的发展策略。

一、对我国中药国际市场拓展的SWOT分析
优势(S)分析
中药产业是我国在国际上拥有潜在优势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少数领域之一。我国中药产业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结构完整的产业体系,以中药农业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枢纽和中药知识产业为动力,相互支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我国发展中药和天然植物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不仅体现在我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独到的中医药理论体系、数千年积累的临床实践经验、丰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中医药人才优势及政府对中医药的重视和支持等,而且还体现在中药在慢性疾病、疑难病及一些西医、西药不能治疗或疗效不理想的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和保健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
劣势(W)分析
目前,我国建立的中药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还不完善,缺乏一系列完整的能被国际公认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同时又由于缺乏明确的有效成分含量的检测方法,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有毒物质含量严重超标以及包装材料质量等问题,我国中药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难以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
此外,我国中药科技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很弱,传统剂型仍占很大比例,新剂型应用相对较少,能够形成规模效益的单个科技含量较高的新品种很少,单个品种和同类品种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中药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进程。长期以来,我国中药主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国际市场占有率很低。
机会(O)分析
由于新的化学药物开发难度越来越大,从化学合成物中发现新药的成功率越来越低以及近年来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日益显现、药源性疾病日益增加等不利因素的存在,使人们开始把眼光投向传统医药领域,中药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国际社会对天然药物的需求不断增加。
我国已加入WTO,根据自由贸易协定,各成员间的关税壁垒和人力限制将被取消,我国中药可以凭借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价格优势进入各国市场参与公平竞争,这为我国中药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而且,近年来,世界各国对中草药产品法律法规的限制均有所松动,许多国家表现出对中药不同程度的接受趋势。中药作为治疗药物已引起全世界医药界的重视和关注,并逐步为国际社会所接受。我国中药正面临着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契机。
威胁(T)分析
首先,中药出口面临着其他国家传统药物的有力竞争。我国的中医药仅为全世界诸多传统医药学的一种,来自欧洲、拉丁美洲、澳大利亚和亚洲其他国家的植物药也同样占有一定的市场。目前,韩国的中药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早已超过中国,而日本的“汉方药”年生产总值已超过1000亿日元,仅津村“顺天堂”一年的产值就相当于我国中药产品的年出口总额。除此之外,日本在新的植物药制剂开发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救心丸、牛黄清心丸、正露丸等,成功地打开并占领了国际市场。
其次,跨国制药企业已经实质性地进入了天然植物药行业:一方面通过购并现有天然植物药企业占有市场;另一方面又加大研发投入,开发自己的天然植物药产品,如葛兰素史克(GSK)开发并推出了天然植物药睡眠改善产品“Alluna Sleep”。
再次,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比较淡薄。长期以来,我国对中药的知识产权研究和重视不够,许多中药产品未申请专利,或作为商业机密进行保护,致使一些有价值的古方、验方、祖传秘方以及蒙药、藏药等特殊品种长期流落民间,有的甚至被一些发达国家的医药企业无偿利用。以韩国为例,其利用我国传统处方所开发的制剂,在国际医药市场的占有率为10%,仅“牛黄清心丸”一个品种的产值就达0.7亿美元,并在我国申请了“牛黄清心丸”的发明专利。

二、我国中药国际市场拓展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中药国际市场拓展的SWOT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新时期中药国际市场拓展有独特的优势,也有其劣势,新的形势下中药国际市场的拓展充满了机会,但也存在一定的威胁。我国中药产业必须正确认识新形势下国际市场拓展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做到利用优势,克服劣势,把握机会,化解威胁,只有这样中药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在全球范围内大力宣传和普及中医药知识
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中药要想真正走出国门,其前提条件是中医药知识在国内外的普及。为此,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加强与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交流和合作,定期举办中医药的学术研讨和中医药博览会,大力宣传中医药;通过在国外开设中医药学校,传播中医药文化和知识;通过在国外建立示范中医院或名医坐堂的中药店,以医带药。例如我国中药行业的老字号同仁堂,通过海外开店、中医坐诊与销售中药相结合,给海外消费者一个直接了解中药的环境,增强其对中药的信任;中药的疗效反过来又提高了中医药在消费者心中的影响力。总之,通过各种途径在全球范围内大力宣传和普及中医药知识,让世界了解中医药,从而为中药国际市场的拓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完善中药的相关标准与规范并大力推进实施
应参照国际相关标准,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建立健全中药安全性的保证体系,加强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建立和完善中药种植(养殖)、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的标准和规范,从而保证中药产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通过推行和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等,规范中药研究、开发、生产和流通过程,不断提高中药行业的标准化水平,逐步建立中药标准产业链,为中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打下良好基础。完善中药的相关标准与规范并大力推进实施是实现我国中药企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中药打人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加强中药学基础性研究并研制开发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新剂型
中药本身具有其自身的复杂性,而在中药配伍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方剂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目前的研究水平上,尚无法阐明中药的药性理论、物质基础、作用原理、配伍规律等,因而必须进一步加强中药学的基础性研究。通过基础性研究使上述问题得到解决,加强中药的科技含量,保证中药疗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国政府应大力支持中药基础性研究的科研课题,用科学证明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剂型开发方面,应突破中药就是“丸、散、膏、丹、汤”的传统中药制作方法和观念,向高效、优质、安全、稳定的“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便”(贮存、携带、服用方便)的现代化剂型发展。既要保留药材的质、气、味,满足中医辨证论治、随症加减的需要,也要符合现代药品使用的趋势,努力向小丸、微丸、口服液、胶囊、软胶囊等方向改进,尝试中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并注意改善外观包装,使之更易被国际市场接受。
提高中药国际市场营销水平
中药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市场营销的方式主要有直接投资、对外合作和出口药品等3大类。中药进入国际市场,面临的不仅是消费群体和竞争市场的变化,中药被纳入的监督管理体系也发生了变化。无论中药是以药品身份还是以食品身份进入国际市场,均要做到符合进口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因此,企业要重视研究各个国家关于中草药产品、食品及保健品等的法律、法规,结合自己产品条件和特点,找准目标市场,明确市场定位,分种类、分档次,采取恰当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
又由于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存在较大的社会文化差异,各国对中草药的需求不尽相同,企业必须重视对国际目标市场的调研,真正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开发适宜的中药品种及包装,然后再选择有效的经销渠道和促销方式打入国际市场。在中药走向国际市场的进程中,尤其应充分发挥中药在慢性疾病、疑难病及一些西医、西药不能治疗或疗效不理想的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和保健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
此外,为尽快进入国外市场,那些已经走出去的中药企业可以考虑收购或者并购中国以外国家或地区的现有药品批发企业或药厂,利用他们已经建立的市场销售渠道和营销经验把传统中药打入国际主流传统药品市场。
增强中药企业国际竞争力
目前,我国中药企业规模较小,缺乏和世界上大的跨国医药公司竞争的实力。针对我国中药企业目前的状况,可以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组建一些可参与国际竞争的大型中药企业集团,发展规模经济;引导中小型企业走专业化分工或集约化生产的道路,从而增强我国中药企业的竞争力。考虑到开发国际市场的高风险性,企业间联合可以有效地降低和分担风险,充分利用各自的生产、营销网络等优势,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另外,在天然植物药方兴未艾的国际大背景下,推动国际天然植物药市场迅速成长对我国与欧美日等国有着共同的利益,因此可以采取中外联盟合作的方式。我国中药出口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参与国际竞争方面又存在明显的不足,在相互竞争的同时,优势互补、联盟合作对中外双方均有现实的意义。中外联盟合作战略是我国中药出口企业在当前环境下迅速壮大实力,尽快走向国际市场的现实途径,也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必然选择。
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
有效地保护中药知识产权是促进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重要保障。医药产业的特点之一是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高度依赖,知识产权保护是发展中药产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重中之重。面对复杂的国际医药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提高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使中药走出国门,必须重视国际知识产权研究,收集、研究、掌握国际上有关中药(植物药)相关信息和动态,在世界范围内积极进行专利申请和中药的商标注册,使更多的中药产品获取驰名商标,成为知名品牌,进而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6、从国际经济学的角度谈谈中国参与国际贸易的优势

(1)货物贸易增长强劲,增速显著加快; (2)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是最主要的贸易增长点; (3)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出口基本同步增长,进口增幅不一; (4)外商投资企业和集体、私营企业成为推动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 (5)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出现新的增长; (6)沿海地区优势进一步凸显; (7)我国货物贸易和利用外资的不断发展,第三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升级,服务领域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7、中国进行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是什么

中国对外贸贸易的优势首先是相较欧美发达国家,我们的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的优势。产品的产业链覆盖范围广,这样也是极大的方便外贸企业进行原材料的采购备货。相对于东南亚市场,我们的劳动力综合素质要高,生产的品质和交期都很有保障 。出口产品层次丰富,符合各国人的口味。
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提高了13亿多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使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一部分,促进了发展 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世界各国和地区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
我国外贸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出口增长主要依靠资源、能源、土地、劳动力和环境的投入和消耗,科技投入不足,管理创新,外贸发展与资源能源供给和环境承载能力矛盾日益突出;企业在研发方面的竞争力D、设计、营销和服务不强,自有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出口产品比例不大;外贸发展对三大产业的贡献不均衡;中西部地区外贸规模和水平还比较落后;外贸增长质量和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国政府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实现外贸可持续发展。
拓展资料:
1、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仍在显现,世界经济复苏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更加突出,全球经济结构和贸易格局面临深刻调整。 我国外贸也将进行新的调整,努力实现从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从主要依靠低成本优势向增强综合竞争优势,从贸易强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2、我国外贸发展仍受诸多不确定因素制约,将面临新的困难和压力。 “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发展创新,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全方位国际合作,融入世界。 经济规模更大、领域更广、水平更高。 中国愿与贸易伙伴一道,共同应对世界经贸发展面临的各种挑战,促进外贸更加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与贸易伙伴共享繁荣,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