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汇率查询 » 全球化被什么代替
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专业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宁波外贸网站制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驿全球购 2020-08-26 04:14:27

全球化被什么代替

发布时间: 2023-06-17 22:45:09

1、全球化 名词解释

所谓全球性问题,是指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超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诸如:战争与和平、南北关系、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资源短缺、国际恐怖主义、跨国犯罪和信仰危机等。

2、经济全球化等同于经济政治一体化吗

“全球化”与“一体化”业已成为世人皆知的流行语汇,很难将其归入某一特定学科领域的专用词汇之列,以至于到目前为止,对“全球化”和“一体化”的确切概念仍然是众说纷纭.全球化和一体化都是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特征,两者有相通之处,也存在差别,不能通用和混淆.本文拟就全球化和一体化之间的区别和逻辑联系作一番探讨.
一、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内涵
(-)全球化的内涵
全球化(Globalization)作为一个新名词,诞生还不到20年,它是在1985年由美国学者提奥多尔·拉维特(Theodre Levitt)在其《市场全球化》一文中首次提出的,随即在国际经济学、国际政治学和国际文化学中得到普遍使用.对于全球化现象的描述,早在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中写到:“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界定了全球化的概念.国外有学者认为:“全球化是没有时间和空间区别的互相依存”,“全球化是市场、法律和政治的非国家化的进程,它为了共同的利益将各民族和个人联结在一起.”“全球化是一种过程,它促使世界各地的人们在文化、经济、政治、技术和环境等生活的各个方面越来越多地相互连接在一起.”但也有学者只强调突出“经济全球化”,认为这是“资本主义这种经济体制对世界空间的主宰”.国内学者也在起源和范畴上有众多不同的看法,有把全球化起源追溯到地理大发现,也有认为始于19世纪20年代或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们则认为应把经济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从阶段上区分开来,强调是在二战结束后,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充分发展的情势下,才使经济国际化真正向经济全球化转换和提升.直到80年代甚至进入90年代,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发生历史性大变革,市场全球化得到真正确认,经济全球化才得以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全球化这一新名词在这期间提出并得到广泛接受和传播决不是偶然的.
至于全球化所涉及的范畴,既不能随意扩大甚至滥用,也不应简单限定在经济领域,至少不同领域的全球化词义也是有差别的,涉及政治意识形态方面全球化应慎用为好.《世界经济学大词典》把全球化解释为“不仅包括资本、劳动力、科学技术、信息、产品、服务等在全球范围的流动和合理配置,包括所有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在全球范围内的相互交织和融合,而且还包括思想文化在全球范围的广泛交流,包括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文化艺术等在全球范围的沟通和相互影响.”但它特别指出“全球化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经济全球化.”从上述清楚表明,全球化是这样一种社会形态:生产力高度发展使所有生产要素和经济关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日益自由流动,使世界经济在全球融合为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深化的基础上,人类社会生活在全球范围展现全方位的沟通.联系和相互影响.很显然,全球化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客观发展的历史进程,主要表现为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横向联系的不断紧密关联.
目前对全球化多是对其表象的描述,对其本质的揭示和探索还不够.由于全球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区分,目前全球化仍然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之中,并且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带来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所以从总体上和理论上把握和界定全球化的确很复杂很困难.一般来说,对于全球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领域.在经济领域,全球化显示世界经济运行的地理范围扩大和有机联系增强,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动的因素不断减少,各种经济关系在全球范围的交织和融合,它是经济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更高级表现.当前经济全球化还在不断深入,其本质是市场和资本的全球化,随之带动了其他领域的全球化发展.经济全球化要求在国际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全球优化配置和国际合作协调的加强.于是在政治领域国际局势缓和,国际治理孕育发展以及国家间的合作与对话相应地在加强,当国际合作协调要求限制和制约传统的国家主权时,如何融入全球化和保持相对独立并维护国家利益就成为所谓政治全球化的核心.与经济全球化相比,政治全球化的发展程度要浅薄得多,矛盾和冲突也更错综复杂,但说到底,政治分歧的根本是经济利益的分歧,所以政治全球化的发展有赖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经济和政治的全球化又直接推动了文化的全球化,其初级表现为文化的相互了解和传播,中级表现为各种文化融合过程的冲突和碰撞,高级表现则是各国各种文化的共同提升.文化全球化为经济和政治全球化提供了观念基础,是全球化领域内最抽象最广泛的部分,很难量化.总之,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彼此联系、互相促进并且共同构成了难以捉摸的全球化全景.
归结起来,全球化总的理念是国家间的交融合作和相互依存日益增强,在经济空间上表现为市场关系的平面网络结构,单个国家或地区可以看作为网络链条上的链接点,彼此联系和影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该市场交织的平面网络的密度和广度不断得到拓展,形成全球范围内全方位的网络结构.
(二)一体化的内涵
一体化(Integration)的经济概念是荷兰学者简·丁伯根(Jan·Tinbergen)首次明确赋予经济一体化以完整词意,其本意在于以区域为基础,提高区域内的要素流动,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一体化从文字本身的含义来理解,是使分散的部分融合为一体,不仅是相互间的联系加深,更强调部分之间的共生性.相对于全球化,一体化是横向和纵向两方面的全方位立体型的紧密融合.比较清晰完整的表述有,把美国学者林德伯格的一体化定义概括为“各国放弃独立推行对外政策和关键的国内政策的愿望和能力,转而谋求作出联合决定或把决策活动委托给新的中央机构的过程;说服若干不同环境的政治领导人,将其愿望和政治活动转向一个新的中心的过程”.“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两个或两个以上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在一定领域内,以自愿的方式,聚合成新的行为主体的过程、趋势和结果,就是国际一体化.”经济学领域内的学者将一体化表述为:“参与者为了共同的利益而让渡一部分民族国家主权,由参与者集体行使部分经济主权,实现国际经济调节的行为过程.”“再生产过程各个阶段上国际经济障碍的消除.”也有人把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等同使用:“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日益融合为一个整体.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就是全球(或世界)经济一体化.”
对“一体化”概念界定上的差异由来已久,最早研究一体化问题的两位代表性学者卡尔·W·多伊奇和厄恩斯特·B·哈斯就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一体化”.多伊奇认为:“一体化是在一定领土范围内,足够强大的和广泛传播的,确保长时期内其居民之间的变化能和平进行的共同体意识、机制及实践的实现.”哈斯则提出一体化“是说服几个国家内的政治行为体把他们的忠诚、期望和政治活动转移到一个新的中心的过程,这一中心的机制应该拥有高于现存国家的管辖权.这一政治一体化过程的结果是产生一个高于现存政治实体的新的政治共同体.多伊奇虽然强调共同意识是构成一体化的核心,也提及一体化的机制性要求,但哈斯则强调机制化是一体化的核心.所以,机制性、制度性要求是一体化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包括建立组织体制和政策机制,实现共同调节.由此可见,一体化的根本理念是在分立的国家和区域内形成共同的内在机制,制定共同的政策和制度规范,实现组织体系内的超越国家的协调和管理.从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总结,经济一体化至少具有几种形式----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到完全的经济一体化,而政治、法律、安全防务等一体化更表现出是不同层次的主权转让和共享.所以,一体化区别与全球化的更本质的特征是其在空间上明显地逐步表现为建立垂直层次的体制型立体结构,即一定程度的超国家体制和政策.

3、什么是全球化?

全球化
1.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
全球化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讲,从物质形态看,全球化是指货物与资本的越境流动,经历了跨国化、局部的国际化以及全球化这几个发展阶段。货物与资本的跨国流动是全球化的最初形态。在此过程中,出现了相应的地区性、国际性的经济管理组织与经济实体,以及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精神力量的跨国交流、碰撞、冲突与融合。
总的来看,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为科技、经济、政治、法治、管理、组织、文化、思想观念、人际交往、国际关系十个方面的全球化。

2.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个具有煽动性的词。拥护者憧憬它会给整个世界带来空前的进步和繁荣;批评者断言它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贫困、战争甚至文化灭绝。什么是全球化?我们真的在经历空前的全球化?以往的全球化给我们带来过什么?

什么是全球化?

全球化是个进程,指的是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流动冲破区域和国界的束缚,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生活。全球化还包括人员的跨国界流动。人的流动是物质和精神流动最高程度的综合。

科技进步是一切社会变迁的原动力,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是全球化的依托。交通的进步促进人员和物质产品的全球化,通讯的进步促进精神产品的全球化。当然,两类技术的作用经常分不开。互联网能调动资本,轮船也能传播精神。

抛开技术进步因素,全球化是资本的全球化,亦是关于资本之“主义”的全球化,即利润至上观的全球化——马克思在150年前就讨论了全球化的这个本质。除了战争时期,资本在全球范围里疯狂地追逐利润,每天24小时,从不疲倦。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全球化体现为市场经济体系在全世界的扩张。其他一切方面的全球化,包括国际化的共产主义运动,都从资本全球化衍生而来。若世界市场的扩张是必然的,全球化也是必然的。既然全球化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生活,人们当然希望拥有自己鲜明的立场。全球化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不同的事情在不同的空间和不同的时间里能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四类变量无限多。既然人们无法预知所有的变量,只好依赖意识形态决定自己的立场。

对众多的支持者而言,全球化是一种基于世界大同理想的意识形态。支持全球化就是尊重“市场规律”,顺应历史潮流。对众多的反对者而言,反全球化是一种基于平等世界理想的意识形态。反全球化就是反对扩大贫富差距,反对霸权。意识形态倾向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然而,笔者在这里不想谈论意识形态,只想就事论事。

我们正在经历空前的全球化?

“日不落”帝国时代的全球化比美利坚时代逊色吗?如果麦当劳、肯德基能体现全球化,中餐馆可是在上上个世纪就在世界各地登陆了,如今其普及程度远非美国快餐能比。我怀疑,今天的全球化被迅速膨胀的“新闻界”给夸张了。

眼下的全球化主要是通讯技术的飞速进步引起的,交通技术并没有飞跃的进步。自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以轮船、铁路、汽车和飞机为代表的交通技术出现了质的飞跃,人员和物资的国际交流呈几何级数增长。那个时候移民是容易的,入境管理并不严格,护照也可有可无。美洲就是在那个时代开始住满移民,中国人就是从那时开始改穿西式服装,改用西式笔墨,扛洋枪、住洋房、用洋火、使洋钉,以及下南洋、闯西洋、赴东洋。

即便是资本流动,旧时代恐怕也未必差得远。100年前就有很多中国人在外国人开办的银行里存钱、取钱、借钱。那时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资本输出被列宁看成传统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据说,今天的全球化体现为惊人规模的“金融资本”流动。每天全世界有1万多亿美元在世界金融市场上进行赌博投机,每年全球“热钱”高达400万亿美元。可那又能说明什么呢?当今的国际贸易量才8万亿美元。国际金融赌博能影响地球每个角落的生活?资本是经济的三要素之一,其根本意义在于促进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的效率。可是,用于国际赌博的“资本”促进多少效率呢?全球化的脊梁是工业和商业资本,不是“赌博资本”。

电力的使用,广播的兴起,电话的出现,新闻出版的普及,乃至后来的电视时代,上述任何一种通讯技术的进步,其意义未必低于互联网。因此,过去精神产品的全球化程度不亚于今天,精神产品的多元化也不亚于今天。否则,民主思想、共产党人的思想乃至形形色色的其他意识形态怎样传遍19和20世纪的世界?除了巨额的“金融资本”,据说今天的全球化还体现为互联网的兴旺普及。互联网使得信息传输变得快捷和方便。但拥有信息与拥有知识显然不是一回事,信息量的增大未必增加观念的多元化。今日美国人的观念并不比越战时更多元,也不比印度更多元。中国知识界今日的观念甚至不一定比2300年前的战国时代多元。比起今天的大学,上个世纪20年代的北大在思想上难道不是多元化得多?中国人现在的观念当然比20年前多元化了,但那并不是互联网的结果。

两次世界大战加上冷战,绵延80年,切断了世界的全球化进程,使冷战后开始恢复的国际交流显得突然和新颖。笔者不是历史学家,但倘若某个历史学家告诉我,在上上个世纪和上个世纪早年,人员、物资、资本和精神的国际交流程度高于今天,我不会感到惊奇。

当然,我并没有说未来的全球化不会超过以往的全球化。

全球化带来什么?

无论我们是否处在一个空前的全球化过程里,以往的经验都具有启发性。全球化的历史经验可以分成四大类:道义问题;收益问题;趋同与逐异问题;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问题。而以下四个全球化特征正对应着这四个问题。

1.缺少法治道义的全球化。任何国家内部的市场化都是随着法治环境的逐渐成熟而成熟的。国际的市场化却不是在法治环境下进行的,也就不可能“成熟”。只要缺少世界政府,所谓国际市场的法治化是根本不可能的。当立法、司法和执法都归于一家,只有理想主义者才去奢望公平,也只有那些最有能力从不公平中获利的国家才去奢谈国际秩序有多公平。如果没有全球的法治政府,所谓“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就不可能是体现国际公义的治理。

2.无法预知国家损益的全球化。抽象谈论在全球化中获益或受损的条件非常困难。强国、弱国、大国、小国都可能获益,也都可能吃亏。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高速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

3.刺激追求差异的全球化。全球化导致的“趋同”是浅薄的,全球化导致的“逐异”却是深刻的。追逐不同是全球化时代最深刻的特征。全球化的资本毫无人性可言,它带来激烈的社会变迁,刺激形形色色意识形态的兴起,也必然伴随激烈的社会集团、意识形态乃至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以往的全球化带来了繁荣和进步,也带来了大革命,带来了国内战争,带来了“世界大战”。

4.促进民族主义和国家疆界的全球化。毫无疑问,近代以来形形色色的国际主义都产生于全球化。可是,全球化带来了更强大的民族主义,带来了护照和海关,带来了人员交往的阻隔,带来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疆界,带来了更先进的武器和更强大的国防。在以往的全球化里,获胜的不是国际主义,而是国家主义,特别是民族主义。在今天,我们看到了“欧洲合众国”主义的兴起,欧洲货币的使用,欧洲边界的巩固,欧洲海关的确立,欧洲防卫的统一。是什么刺激出这种新“西欧民族主义”?美国、日本、西欧……哪一个还在谈论国际主义?当人们已经把保卫疆界安全的战场延伸到外太空,谁还能说全球化消灭国家疆界呢?曾几何时,为普世欢乐而设立的奥林匹克和世界杯居然成了民族的角斗场,国家之间的竞争,甚至成了在民族国家内部进行竞争的资本。

结 语

为了“经济效益”,人们从辽阔分散、自给自足的乡村走入了城市。他们密密麻麻地住在一起,近在咫尺,相互依赖,但只有依靠斤斤计较、彼此竞争、相互倾轧才能生存。城里的人们看上去没什么不一样,可每个人都从骨子里在追求与众不同。惟有不同才能在生存竞争里脱颖而出。残酷的市场竞争使越来越多的“村民”逐渐变成缺少道德感、失去了正义观的人,他们崇拜资本所带来的一切“文明”,或者根本就是崇拜资本本身。人们很自然便忘记阿富汗贫民的生命与世贸大厦里的生命是平等的。他们会为纽约2000多条“文明的”生命燃起祭奠的蜡烛,但绝想不到为阿富汗那4000多个“野蛮的”殉葬者焚一炷香。人类可以公然声称自私自利和弱肉强食是其本性,并能导致“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如此的人类,只好用钢铁制造的防盗门来取代分隔家庭的篱笆,用武装到牙齿的警察来取代调解邻里纠纷的长老。当贫穷辽阔的地球村变成了繁荣细小的地球城,各自的“国家利益”理所当然地成为国际关系的最高准则,武力也自然成为安全和秩序的前提

当国际化开始倾向于代指这样一个过程时???,今天的全球化用来区别一系列的趋势,很多是在二战后变得尤为突出。它们包括:

全球范围内的通用标准的数目的增长,例如:版权法

国际贸易以比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更快的速度增长

由跨国公司控制的世界经济的股份的增长

全球金融体系的发展

更多的国际间的文化影响,例如通过好莱坞电影的出口

文化多样性的减少

国际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诸如互联网和电话等的技术使得共享的信息资源不断增长

移民的增长,包括非法移民

很多的趋势被各种各样的全球化支持者的组织看作是积极的,在很多情况下,全球化受到政府和其它人积极地推动。例如,有这个样一种经济理论:相对优势使得自由贸易可以使得资源分配变得更加有效,并且对参与贸易的双方都有利。

二战后通过很多诸如关贸总协定等的国际组织已经使得国际贸易间的障碍得到相当大的降低。特别是从关贸总协定演化而来的世界贸易组织:

提升自由贸易

商品:较少或消除关税;建立自由贸易区来降低关税

资金:减少或消除资金控制(资金控制会影响贸易发展)

减少、消除对当地产业的津贴补助金(达到公平贸易)

知识产权保护

在国家间对知识产权法律进行协调(通常来说,是添加更多限制)

跨国界承认知识产权限制(例如,在中国获得的专利权可以在美国获得承认)

也有很多反全球化运动认识认为这些是有害的。

质疑中的全球化

对关于全球化是一个现实存在的现象还是只是一个说法还存在学术上的讨论。虽然这个词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是一些学者争论到这个现象在其它的历史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另外,很多人注意到,那些令人相信我们是处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现象,例如国际贸易的增长和跨国公司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它们开始被建立的时候并不是制定了的。因此有很多学者更喜欢使用“国际化”而不是“全球化”。简单的说,它们两者的区别在于国家的角色在国际化中更重要。也就是说,全球化程度比国际化要深。所以,这些学者认为国家的边界还远没有达到要消失的地步,因此,完全的全球化还没有开始,也可能不会开始——从历史上考虑,国际化从来没有变成全球。

4、全球化有哪几种

资本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 (课本上的)

http://ke.baidu.com/view/9593.htm
1.贸易自由化。随着全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的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从而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也使得加入到WTO组织的成员以统一的国际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2.生产国际化。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极大地推动着世界市场的扩大。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科技革命,从时间和空间上缩小了各国之间的距离,促使世界贸易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促使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它不仅对生产超越国界提出了内在要求,也为全球化生产准备了条件,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3.金融全球化,世界性的金融机构网络,大量的金融业务跨国界进行,跨国贷款、跨国证券发行和跨国并购体系已经形成。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在时间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联动,几秒钟内就能实现上千万亿美元的交易,尤其是外汇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流动性和全天候的市场。

4.科技全球化。它是指各国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这是经济全球化最新拓展和进展迅速的领域,表现为,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大规模跨国界转移,跨国界联合研发广泛存在。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典型代表,各国的技术标准越来越趋向一致,跨国公司巨头通过垄断技术标准的使用,控制了行业的发展,获取了大量的超额利润。

5、关于全球化问题(原因、表现、后果)

1.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
全球化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讲,从物质形态看,全球化是指货物与资本的越境流动,经历了跨国化、局部的国际化以及全球化这几个发展阶段。货物与资本的跨国流动是全球化的最初形态。在此过程中,出现了相应的地区性、国际性的经济管理组织与经济实体,以及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精神力量的跨国交流、碰撞、冲突与融合。
总的来看,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为科技、经济、政治、法治、管理、组织、文化、思想观念、人际交往、国际关系十个方面的全球化。

2.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个具有煽动性的词。拥护者憧憬它会给整个世界带来空前的进步和繁荣;批评者断言它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贫困、战争甚至文化灭绝。什么是全球化?我们真的在经历空前的全球化?以往的全球化给我们带来过什么?

什么是全球化?

全球化是个进程,指的是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流动冲破区域和国界的束缚,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生活。全球化还包括人员的跨国界流动。人的流动是物质和精神流动最高程度的综合。

科技进步是一切社会变迁的原动力,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是全球化的依托。交通的进步促进人员和物质产品的全球化,通讯的进步促进精神产品的全球化。当然,两类技术的作用经常分不开。互联网能调动资本,轮船也能传播精神。

抛开技术进步因素,全球化是资本的全球化,亦是关于资本之“主义”的全球化,即利润至上观的全球化——马克思在150年前就讨论了全球化的这个本质。除了战争时期,资本在全球范围里疯狂地追逐利润,每天24小时,从不疲倦。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全球化体现为市场经济体系在全世界的扩张。其他一切方面的全球化,包括国际化的共产主义运动,都从资本全球化衍生而来。若世界市场的扩张是必然的,全球化也是必然的。既然全球化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生活,人们当然希望拥有自己鲜明的立场。全球化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不同的事情在不同的空间和不同的时间里能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四类变量无限多。既然人们无法预知所有的变量,只好依赖意识形态决定自己的立场。

对众多的支持者而言,全球化是一种基于世界大同理想的意识形态。支持全球化就是尊重“市场规律”,顺应历史潮流。对众多的反对者而言,反全球化是一种基于平等世界理想的意识形态。反全球化就是反对扩大贫富差距,反对霸权。意识形态倾向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然而,笔者在这里不想谈论意识形态,只想就事论事。

我们正在经历空前的全球化?

“日不落”帝国时代的全球化比美利坚时代逊色吗?如果麦当劳、肯德基能体现全球化,中餐馆可是在上上个世纪就在世界各地登陆了,如今其普及程度远非美国快餐能比。我怀疑,今天的全球化被迅速膨胀的“新闻界”给夸张了。

眼下的全球化主要是通讯技术的飞速进步引起的,交通技术并没有飞跃的进步。自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以轮船、铁路、汽车和飞机为代表的交通技术出现了质的飞跃,人员和物资的国际交流呈几何级数增长。那个时候移民是容易的,入境管理并不严格,护照也可有可无。美洲就是在那个时代开始住满移民,中国人就是从那时开始改穿西式服装,改用西式笔墨,扛洋枪、住洋房、用洋火、使洋钉,以及下南洋、闯西洋、赴东洋。

即便是资本流动,旧时代恐怕也未必差得远。100年前就有很多中国人在外国人开办的银行里存钱、取钱、借钱。那时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资本输出被列宁看成传统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据说,今天的全球化体现为惊人规模的“金融资本”流动。每天全世界有1万多亿美元在世界金融市场上进行赌博投机,每年全球“热钱”高达400万亿美元。可那又能说明什么呢?当今的国际贸易量才8万亿美元。国际金融赌博能影响地球每个角落的生活?资本是经济的三要素之一,其根本意义在于促进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的效率。可是,用于国际赌博的“资本”促进多少效率呢?全球化的脊梁是工业和商业资本,不是“赌博资本”。

电力的使用,广播的兴起,电话的出现,新闻出版的普及,乃至后来的电视时代,上述任何一种通讯技术的进步,其意义未必低于互联网。因此,过去精神产品的全球化程度不亚于今天,精神产品的多元化也不亚于今天。否则,民主思想、共产党人的思想乃至形形色色的其他意识形态怎样传遍19和20世纪的世界?除了巨额的“金融资本”,据说今天的全球化还体现为互联网的兴旺普及。互联网使得信息传输变得快捷和方便。但拥有信息与拥有知识显然不是一回事,信息量的增大未必增加观念的多元化。今日美国人的观念并不比越战时更多元,也不比印度更多元。中国知识界今日的观念甚至不一定比2300年前的战国时代多元。比起今天的大学,上个世纪20年代的北大在思想上难道不是多元化得多?中国人现在的观念当然比20年前多元化了,但那并不是互联网的结果。

两次世界大战加上冷战,绵延80年,切断了世界的全球化进程,使冷战后开始恢复的国际交流显得突然和新颖。笔者不是历史学家,但倘若某个历史学家告诉我,在上上个世纪和上个世纪早年,人员、物资、资本和精神的国际交流程度高于今天,我不会感到惊奇。

当然,我并没有说未来的全球化不会超过以往的全球化。

全球化带来什么?

无论我们是否处在一个空前的全球化过程里,以往的经验都具有启发性。全球化的历史经验可以分成四大类:道义问题;收益问题;趋同与逐异问题;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问题。而以下四个全球化特征正对应着这四个问题。

1.缺少法治道义的全球化。任何国家内部的市场化都是随着法治环境的逐渐成熟而成熟的。国际的市场化却不是在法治环境下进行的,也就不可能“成熟”。只要缺少世界政府,所谓国际市场的法治化是根本不可能的。当立法、司法和执法都归于一家,只有理想主义者才去奢望公平,也只有那些最有能力从不公平中获利的国家才去奢谈国际秩序有多公平。如果没有全球的法治政府,所谓“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就不可能是体现国际公义的治理。

2.无法预知国家损益的全球化。抽象谈论在全球化中获益或受损的条件非常困难。强国、弱国、大国、小国都可能获益,也都可能吃亏。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高速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

3.刺激追求差异的全球化。全球化导致的“趋同”是浅薄的,全球化导致的“逐异”却是深刻的。追逐不同是全球化时代最深刻的特征。全球化的资本毫无人性可言,它带来激烈的社会变迁,刺激形形色色意识形态的兴起,也必然伴随激烈的社会集团、意识形态乃至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以往的全球化带来了繁荣和进步,也带来了大革命,带来了国内战争,带来了“世界大战”。

4.促进民族主义和国家疆界的全球化。毫无疑问,近代以来形形色色的国际主义都产生于全球化。可是,全球化带来了更强大的民族主义,带来了护照和海关,带来了人员交往的阻隔,带来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疆界,带来了更先进的武器和更强大的国防。在以往的全球化里,获胜的不是国际主义,而是国家主义,特别是民族主义。在今天,我们看到了“欧洲合众国”主义的兴起,欧洲货币的使用,欧洲边界的巩固,欧洲海关的确立,欧洲防卫的统一。是什么刺激出这种新“西欧民族主义”?美国、日本、西欧……哪一个还在谈论国际主义?当人们已经把保卫疆界安全的战场延伸到外太空,谁还能说全球化消灭国家疆界呢?曾几何时,为普世欢乐而设立的奥林匹克和世界杯居然成了民族的角斗场,国家之间的竞争,甚至成了在民族国家内部进行竞争的资本。

结 语

为了“经济效益”,人们从辽阔分散、自给自足的乡村走入了城市。他们密密麻麻地住在一起,近在咫尺,相互依赖,但只有依靠斤斤计较、彼此竞争、相互倾轧才能生存。城里的人们看上去没什么不一样,可每个人都从骨子里在追求与众不同。惟有不同才能在生存竞争里脱颖而出。残酷的市场竞争使越来越多的“村民”逐渐变成缺少道德感、失去了正义观的人,他们崇拜资本所带来的一切“文明”,或者根本就是崇拜资本本身。人们很自然便忘记阿富汗贫民的生命与世贸大厦里的生命是平等的。他们会为纽约2000多条“文明的”生命燃起祭奠的蜡烛,但绝想不到为阿富汗那4000多个“野蛮的”殉葬者焚一炷香。人类可以公然声称自私自利和弱肉强食是其本性,并能导致“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如此的人类,只好用钢铁制造的防盗门来取代分隔家庭的篱笆,用武装到牙齿的警察来取代调解邻里纠纷的长老。当贫穷辽阔的地球村变成了繁荣细小的地球城,各自的“国家利益”理所当然地成为国际关系的最高准则,武力也自然成为安全和秩序的前提

当国际化开始倾向于代指这样一个过程时???,今天的全球化用来区别一系列的趋势,很多是在二战后变得尤为突出。它们包括:

全球范围内的通用标准的数目的增长,例如:版权法

国际贸易以比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更快的速度增长

由跨国公司控制的世界经济的股份的增长

全球金融体系的发展

更多的国际间的文化影响,例如通过好莱坞电影的出口

文化多样性的减少

国际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诸如互联网和电话等的技术使得共享的信息资源不断增长

移民的增长,包括非法移民

很多的趋势被各种各样的全球化支持者的组织看作是积极的,在很多情况下,全球化受到政府和其它人积极地推动。例如,有这个样一种经济理论:相对优势使得自由贸易可以使得资源分配变得更加有效,并且对参与贸易的双方都有利。

二战后通过很多诸如关贸总协定等的国际组织已经使得国际贸易间的障碍得到相当大的降低。特别是从关贸总协定演化而来的世界贸易组织:

提升自由贸易

商品:较少或消除关税;建立自由贸易区来降低关税

资金:减少或消除资金控制(资金控制会影响贸易发展)

减少、消除对当地产业的津贴补助金(达到公平贸易)

知识产权保护

在国家间对知识产权法律进行协调(通常来说,是添加更多限制)

跨国界承认知识产权限制(例如,在中国获得的专利权可以在美国获得承认)

也有很多反全球化运动认识认为这些是有害的。

质疑中的全球化

对关于全球化是一个现实存在的现象还是只是一个说法还存在学术上的讨论。虽然这个词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是一些学者争论到这个现象在其它的历史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另外,很多人注意到,那些令人相信我们是处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现象,例如国际贸易的增长和跨国公司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它们开始被建立的时候并不是制定了的。因此有很多学者更喜欢使用“国际化”而不是“全球化”。简单的说,它们两者的区别在于国家的角色在国际化中更重要。也就是说,全球化程度比国际化要深。所以,这些学者认为国家的边界还远没有达到要消失的地步,因此,完全的全球化还没有开始,也可能不会开始——从历史上考虑,国际化从来没有变成全球。

世界正在变的越来越平
[编辑本段]
全球化曾是我们用来描述政府政府和大企业关系变化的词汇,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意义更广阔也更为深远的现象。
全球化并不仅仅是政府,企业和个人相互交流的方式,也不仅仅是机构间相互影响的方式,它意味着新的社会,政治和商业模式的出现!

社会学中的全球化
“全球化”是当今国际学术界最为热门的课题之一。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全球化的理论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不同学者纷纷从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角度来考察与研究全球化问题,并不断加强了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社会学对全球化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中后期,六、七十年代主要有P·索罗金的全球趋同论、R·阿隆的国际社会论、D·贝尔的后工业社会论、I·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七、八十年代又出现了A·托夫勒的超工业社会论、J·奈斯比特的大趋势论,九十年代除了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论有了新的发展外,又形成了更具有全球化研究针对性的A·吉登斯的制度转变论、R·罗伯逊的文化系统论和L·斯克莱尔的全球体系论等。社会学研究的综合性特征使其对全球化这样一个复杂性问题的探讨具有较强的优势。
吉登斯的制度转变论
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是从制度转变的角度来阐述和深化全球化理论的,其主要贡献是他把全球化与现代化紧密地连在一起,并认为全球化是现代性的最明显的结果之一,是世界范围社会关系的紧密化。

在吉登斯看来,全球化是现代性从社会向世界的扩展,是现代性的基本制度特征向全球范围转变的必然结果。而现代性的基本制度特征是由四个不同层面所构成的,即资本主义(capitalism)、工业主义(instrialism)、军备力量(military power)和社会监督(social surveillance),这四个现代性的制度特征向全球范围转变的结果便形成了全球化的四种维度,即全球资本主义经济(world capitalism economy)、国际劳动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全球军事秩序(world military order)、民族国家体系(nation-state system)。时至今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主要权力中心。全球化趋势,并不是“西方制度在全世界的慢延和其他文化的消亡”,而是一个复杂的、非连续的和偶然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由一系列不同的而又相互交错的逻辑推动的,是一个不均衡的发展过程。因此,我们必须面对一个事实:现代性与全球化的发展及其带来的代价,造就了一个不是“现在”(now),而是一个“从现在开始就会存在”(from now on)的危机性问题。例如,各种制度性转变的全球性导向如果无限地急剧化,就会相应地构成经济增长机制的崩溃(collapse of economic growth mechanism)、极权主义提升(growth of totalitarian power)、核冲突或大规模战争的爆发(nuclear conflict or large-scale warfare)及环境大灾难的发生(ecological decay or disaster)等危机。但是,吉登斯认为全球化的这种可能性危机是可以而且只有被积极参与的社会运动所克服和抵消,相反,如果没有此类社会运动的抗衡,未来社会便难逃于恶性的发展,更不会出现制度性转变的理想结果。

罗伯逊的文化系统论
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教授罗兰·罗迫逊(Roland Robertson)是社会学中从文化的视角来理解和关注全球化问题的代表性学者之一,他从1960年代初期就开始涉及全球化问题的探讨,在以后30多年的时间中,他又通过对经典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检讨与重建逐步确立起了自己对于全球化研究的理论框架。尤其是1980年代以后,罗伯逊与其他一些学者一起,从社会学角度共同对全球化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基于自己的分析框架和全球化模型,罗伯逊把全球化的基本历程从15世纪初叶到20世纪90年代分别划分为萌芽阶段、起始阶段、起飞阶段、争霸阶段和不确定阶段。并简要地勾勒出了近六百年来全球化过程的基本特点和目前状况,罗伯逊不同意像吉登斯和沃勒斯坦那样抽象化、简单化地解释全球化现象,他强调,全球化进程是在相对独立于严格意义上的社会进程状态下进行的,它有其自己的自主性和逻辑性,它的发展将随着进程的加速而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因此,全球化问题不仅是一个跨学科研究的对象,而且也更应该是一个跨文化研究的对象,当前社会学理论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以多维的方式,并超越“世界政治”或“世界经济”的单一模式来说明全球化的转迹及其动因。

6、什么是信息化,全球化?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智能化生产工具与过去生产力中的生产工具不一样的是,它不是一件孤立分散的东西,而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网络性生产工具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将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信息化生产力是迄今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它要求要有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一切不适应该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将随之改变。完整的信息化内涵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1)信息网络体系,包括信息资源,各种信息系统,公用通信网络平台等。(2)信息产业基础,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装备制造,信息咨询服务等。(3)社会运行环境,包括现代工农业、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4)效用积累过程,包括劳动者素质,国家现代化水平,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不断进步等。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首先是由一位日本学者提出来的,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是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
关于信息化的表述,在中国学术界和政府内部作过较长时向的研讨。如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化;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从物质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向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社会转变的发展过程;有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过程,如此等等。
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对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实现信息化就要构筑和完善6个要素(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设国家信息网络,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培育信息化人才,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的国家信息化体系.

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个具有煽动性的词。拥护者憧憬它会给整个世界带来空前的进步和繁荣;批评者断言它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贫困、战争甚至文化灭绝。什么是全球化?我们真的在经历空前的全球化?以往的全球化给我们带来过什么?

什么是全球化?

全球化是个进程,指的是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流动冲破区域和国界的束缚,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生活。全球化还包括人员的跨国界流动。人的流动是物质和精神流动最高程度的综合。

科技进步是一切社会变迁的原动力,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是全球化的依托。交通的进步促进人员和物质产品的全球化,通讯的进步促进精神产品的全球化。当然,两类技术的作用经常分不开。互联网能调动资本,轮船也能传播精神。

抛开技术进步因素,全球化是资本的全球化,亦是关于资本之“主义”的全球化,即利润至上观的全球化——马克思在150年前就讨论了全球化的这个本质。除了战争时期,资本在全球范围里疯狂地追逐利润,每天24小时,从不疲倦。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全球化体现为市场经济体系在全世界的扩张。其他一切方面的全球化,包括国际化的共产主义运动,都从资本全球化衍生而来。若世界市场的扩张是必然的,全球化也是必然的。既然全球化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生活,人们当然希望拥有自己鲜明的立场。全球化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不同的事情在不同的空间和不同的时间里能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四类变量无限多。既然人们无法预知所有的变量,只好依赖意识形态决定自己的立场。

对众多的支持者而言,全球化是一种基于世界大同理想的意识形态。支持全球化就是尊重“市场规律”,顺应历史潮流。对众多的反对者而言,反全球化是一种基于平等世界理想的意识形态。反全球化就是反对扩大贫富差距,反对霸权。意识形态倾向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然而,笔者在这里不想谈论意识形态,只想就事论事。

我们正在经历空前的全球化?

“日不落”帝国时代的全球化比美利坚时代逊色吗?如果麦当劳、肯德基能体现全球化,中餐馆可是在上上个世纪就在世界各地登陆了,如今其普及程度远非美国快餐能比。我怀疑,今天的全球化被迅速膨胀的“新闻界”给夸张了。

眼下的全球化主要是通讯技术的飞速进步引起的,交通技术并没有飞跃的进步。自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以轮船、铁路、汽车和飞机为代表的交通技术出现了质的飞跃,人员和物资的国际交流呈几何级数增长。那个时候移民是容易的,入境管理并不严格,护照也可有可无。美洲就是在那个时代开始住满移民,中国人就是从那时开始改穿西式服装,改用西式笔墨,扛洋枪、住洋房、用洋火、使洋钉,以及下南洋、闯西洋、赴东洋。

即便是资本流动,旧时代恐怕也未必差得远。100年前就有很多中国人在外国人开办的银行里存钱、取钱、借钱。那时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资本输出被列宁看成传统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据说,今天的全球化体现为惊人规模的“金融资本”流动。每天全世界有1万多亿美元在世界金融市场上进行赌博投机,每年全球“热钱”高达400万亿美元。可那又能说明什么呢?当今的国际贸易量才8万亿美元。国际金融赌博能影响地球每个角落的生活?资本是经济的三要素之一,其根本意义在于促进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的效率。可是,用于国际赌博的“资本”促进多少效率呢?全球化的脊梁是工业和商业资本,不是“赌博资本”。

电力的使用,广播的兴起,电话的出现,新闻出版的普及,乃至后来的电视时代,上述任何一种通讯技术的进步,其意义未必低于互联网。因此,过去精神产品的全球化程度不亚于今天,精神产品的多元化也不亚于今天。否则,民主思想、共产党人的思想乃至形形色色的其他意识形态怎样传遍19和20世纪的世界?除了巨额的“金融资本”,据说今天的全球化还体现为互联网的兴旺普及。互联网使得信息传输变得快捷和方便。但拥有信息与拥有知识显然不是一回事,信息量的增大未必增加观念的多元化。今日美国人的观念并不比越战时更多元,也不比印度更多元。中国知识界今日的观念甚至不一定比2300年前的战国时代多元。比起今天的大学,上个世纪20年代的北大在思想上难道不是多元化得多?中国人现在的观念当然比20年前多元化了,但那并不是互联网的结果。

两次世界大战加上冷战,绵延80年,切断了世界的全球化进程,使冷战后开始恢复的国际交流显得突然和新颖。笔者不是历史学家,但倘若某个历史学家告诉我,在上上个世纪和上个世纪早年,人员、物资、资本和精神的国际交流程度高于今天,我不会感到惊奇。

当然,我并没有说未来的全球化不会超过以往的全球化。

全球化带来什么?

无论我们是否处在一个空前的全球化过程里,以往的经验都具有启发性。全球化的历史经验可以分成四大类:道义问题;收益问题;趋同与逐异问题;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问题。而以下四个全球化特征正对应着这四个问题。

1.缺少法治道义的全球化。任何国家内部的市场化都是随着法治环境的逐渐成熟而成熟的。国际的市场化却不是在法治环境下进行的,也就不可能“成熟”。只要缺少世界政府,所谓国际市场的法治化是根本不可能的。当立法、司法和执法都归于一家,只有理想主义者才去奢望公平,也只有那些最有能力从不公平中获利的国家才去奢谈国际秩序有多公平。如果没有全球的法治政府,所谓“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就不可能是体现国际公义的治理。

2.无法预知国家损益的全球化。抽象谈论在全球化中获益或受损的条件非常困难。强国、弱国、大国、小国都可能获益,也都可能吃亏。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高速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

3.刺激追求差异的全球化。全球化导致的“趋同”是浅薄的,全球化导致的“逐异”却是深刻的。追逐不同是全球化时代最深刻的特征。全球化的资本毫无人性可言,它带来激烈的社会变迁,刺激形形色色意识形态的兴起,也必然伴随激烈的社会集团、意识形态乃至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以往的全球化带来了繁荣和进步,也带来了大革命,带来了国内战争,带来了“世界大战”。

4.促进民族主义和国家疆界的全球化。毫无疑问,近代以来形形色色的国际主义都产生于全球化。可是,全球化带来了更强大的民族主义,带来了护照和海关,带来了人员交往的阻隔,带来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疆界,带来了更先进的武器和更强大的国防。在以往的全球化里,获胜的不是国际主义,而是国家主义,特别是民族主义。在今天,我们看到了“欧洲合众国”主义的兴起,欧洲货币的使用,欧洲边界的巩固,欧洲海关的确立,欧洲防卫的统一。是什么刺激出这种新“西欧民族主义”?美国、日本、西欧……哪一个还在谈论国际主义?当人们已经把保卫疆界安全的战场延伸到外太空,谁还能说全球化消灭国家疆界呢?曾几何时,为普世欢乐而设立的奥林匹克和世界杯居然成了民族的角斗场,国家之间的竞争,甚至成了在民族国家内部进行竞争的资本。

结 语

为了“经济效益”,人们从辽阔分散、自给自足的乡村走入了城市。他们密密麻麻地住在一起,近在咫尺,相互依赖,但只有依靠斤斤计较、彼此竞争、相互倾轧才能生存。城里的人们看上去没什么不一样,可每个人都从骨子里在追求与众不同。惟有不同才能在生存竞争里脱颖而出。残酷的市场竞争使越来越多的“村民”逐渐变成缺少道德感、失去了正义观的人,他们崇拜资本所带来的一切“文明”,或者根本就是崇拜资本本身。人们很自然便忘记阿富汗贫民的生命与世贸大厦里的生命是平等的。他们会为纽约2000多条“文明的”生命燃起祭奠的蜡烛,但绝想不到为阿富汗那4000多个“野蛮的”殉葬者焚一炷香。人类可以公然声称自私自利和弱肉强食是其本性,并能导致“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如此的人类,只好用钢铁制造的防盗门来取代分隔家庭的篱笆,用武装到牙齿的警察来取代调解邻里纠纷的长老。当贫穷辽阔的地球村变成了繁荣细小的地球城,各自的“国家利益”理所当然地成为国际关系的最高准则,武力也自然成为安全和秩序的前提

当国际化开始倾向于代指这样一个过程时???,今天的全球化用来区别一系列的趋势,很多是在二战后变得尤为突出。它们包括:

全球范围内的通用标准的数目的增长,例如:版权法

国际贸易以比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更快的速度增长

由跨国公司控制的世界经济的股份的增长

全球金融体系的发展

更多的国际间的文化影响,例如通过好莱坞电影的出口

文化多样性的减少

国际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诸如互联网和电话等的技术使得共享的信息资源不断增长

移民的增长,包括非法移民

很多的趋势被各种各样的全球化支持者的组织看作是积极的,在很多情况下,全球化受到政府和其它人积极地推动。例如,有这个样一种经济理论:相对优势使得自由贸易可以使得资源分配变得更加有效,并且对参与贸易的双方都有利。

二战后通过很多诸如关贸总协定等的国际组织已经使得国际贸易间的障碍得到相当大的降低。特别是从关贸总协定演化而来的世界贸易组织:

提升自由贸易

商品:较少或消除关税;建立自由贸易区来降低关税

资金:减少或消除资金控制(资金控制会影响贸易发展)

减少、消除对当地产业的津贴补助金(达到公平贸易)

知识产权保护

在国家间对知识产权法律进行协调(通常来说,是添加更多限制)

跨国界承认知识产权限制(例如,在中国获得的专利权可以在美国获得承认)

也有很多反全球化运动认识认为这些是有害的。

质疑中的全球化

对关于全球化是一个现实存在的现象还是只是一个说法还存在学术上的讨论。虽然这个词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是一些学者争论到这个现象在其它的历史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另外,很多人注意到,那些令人相信我们是处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现象,例如国际贸易的增长和跨国公司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它们开始被建立的时候并不是制定了的。因此有很多学者更喜欢使用“国际化”而不是“全球化”。简单的说,它们两者的区别在于国家的角色在国际化中更重要。也就是说,全球化程度比国际化要深。所以,这些学者认为国家的边界还远没有达到要消失的地步,因此,完全的全球化还没有开始,也可能不会开始——从历史上考虑,国际化从来没有变成全球。

7、全球化问题

全球化
1.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日益凸现的新现象,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
全球化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讲,从物质形态看,全球化是指货物与资本的越境流动,经历了跨国化、局部的国际化以及全球化这几个发展阶段。货物与资本的跨国流动是全球化的最初形态。在此过程中,出现了相应的地区性、国际性的经济管理组织与经济实体,以及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精神力量的跨国交流、碰撞、冲突与融合。
总的来看,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为科技、经济、政治、法治、管理、组织、文化、思想观念、人际交往、国际关系十个方面的全球化。

2.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个具有煽动性的词。拥护者憧憬它会给整个世界带来空前的进步和繁荣;批评者断言它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贫困、战争甚至文化灭绝。什么是全球化?我们真的在经历空前的全球化?以往的全球化给我们带来过什么?

什么是全球化?

全球化是个进程,指的是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流动冲破区域和国界的束缚,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生活。全球化还包括人员的跨国界流动。人的流动是物质和精神流动最高程度的综合。

科技进步是一切社会变迁的原动力,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是全球化的依托。交通的进步促进人员和物质产品的全球化,通讯的进步促进精神产品的全球化。当然,两类技术的作用经常分不开。互联网能调动资本,轮船也能传播精神。

抛开技术进步因素,全球化是资本的全球化,亦是关于资本之“主义”的全球化,即利润至上观的全球化——马克思在150年前就讨论了全球化的这个本质。除了战争时期,资本在全球范围里疯狂地追逐利润,每天24小时,从不疲倦。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全球化体现为市场经济体系在全世界的扩张。其他一切方面的全球化,包括国际化的共产主义运动,都从资本全球化衍生而来。若世界市场的扩张是必然的,全球化也是必然的。既然全球化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生活,人们当然希望拥有自己鲜明的立场。全球化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不同的事情在不同的空间和不同的时间里能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四类变量无限多。既然人们无法预知所有的变量,只好依赖意识形态决定自己的立场。

对众多的支持者而言,全球化是一种基于世界大同理想的意识形态。支持全球化就是尊重“市场规律”,顺应历史潮流。对众多的反对者而言,反全球化是一种基于平等世界理想的意识形态。反全球化就是反对扩大贫富差距,反对霸权。意识形态倾向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然而,笔者在这里不想谈论意识形态,只想就事论事。

我们正在经历空前的全球化?

“日不落”帝国时代的全球化比美利坚时代逊色吗?如果麦当劳、肯德基能体现全球化,中餐馆可是在上上个世纪就在世界各地登陆了,如今其普及程度远非美国快餐能比。我怀疑,今天的全球化被迅速膨胀的“新闻界”给夸张了。

眼下的全球化主要是通讯技术的飞速进步引起的,交通技术并没有飞跃的进步。自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以轮船、铁路、汽车和飞机为代表的交通技术出现了质的飞跃,人员和物资的国际交流呈几何级数增长。那个时候移民是容易的,入境管理并不严格,护照也可有可无。美洲就是在那个时代开始住满移民,中国人就是从那时开始改穿西式服装,改用西式笔墨,扛洋枪、住洋房、用洋火、使洋钉,以及下南洋、闯西洋、赴东洋。

即便是资本流动,旧时代恐怕也未必差得远。100年前就有很多中国人在外国人开办的银行里存钱、取钱、借钱。那时的货币可以自由兑换。资本输出被列宁看成传统帝国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据说,今天的全球化体现为惊人规模的“金融资本”流动。每天全世界有1万多亿美元在世界金融市场上进行赌博投机,每年全球“热钱”高达400万亿美元。可那又能说明什么呢?当今的国际贸易量才8万亿美元。国际金融赌博能影响地球每个角落的生活?资本是经济的三要素之一,其根本意义在于促进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的效率。可是,用于国际赌博的“资本”促进多少效率呢?全球化的脊梁是工业和商业资本,不是“赌博资本”。

电力的使用,广播的兴起,电话的出现,新闻出版的普及,乃至后来的电视时代,上述任何一种通讯技术的进步,其意义未必低于互联网。因此,过去精神产品的全球化程度不亚于今天,精神产品的多元化也不亚于今天。否则,民主思想、共产党人的思想乃至形形色色的其他意识形态怎样传遍19和20世纪的世界?除了巨额的“金融资本”,据说今天的全球化还体现为互联网的兴旺普及。互联网使得信息传输变得快捷和方便。但拥有信息与拥有知识显然不是一回事,信息量的增大未必增加观念的多元化。今日美国人的观念并不比越战时更多元,也不比印度更多元。中国知识界今日的观念甚至不一定比2300年前的战国时代多元。比起今天的大学,上个世纪20年代的北大在思想上难道不是多元化得多?中国人现在的观念当然比20年前多元化了,但那并不是互联网的结果。

两次世界大战加上冷战,绵延80年,切断了世界的全球化进程,使冷战后开始恢复的国际交流显得突然和新颖。笔者不是历史学家,但倘若某个历史学家告诉我,在上上个世纪和上个世纪早年,人员、物资、资本和精神的国际交流程度高于今天,我不会感到惊奇。

当然,我并没有说未来的全球化不会超过以往的全球化。

全球化带来什么?

无论我们是否处在一个空前的全球化过程里,以往的经验都具有启发性。全球化的历史经验可以分成四大类:道义问题;收益问题;趋同与逐异问题;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问题。而以下四个全球化特征正对应着这四个问题。

1.缺少法治道义的全球化。任何国家内部的市场化都是随着法治环境的逐渐成熟而成熟的。国际的市场化却不是在法治环境下进行的,也就不可能“成熟”。只要缺少世界政府,所谓国际市场的法治化是根本不可能的。当立法、司法和执法都归于一家,只有理想主义者才去奢望公平,也只有那些最有能力从不公平中获利的国家才去奢谈国际秩序有多公平。如果没有全球的法治政府,所谓“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就不可能是体现国际公义的治理。

2.无法预知国家损益的全球化。抽象谈论在全球化中获益或受损的条件非常困难。强国、弱国、大国、小国都可能获益,也都可能吃亏。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高速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

3.刺激追求差异的全球化。全球化导致的“趋同”是浅薄的,全球化导致的“逐异”却是深刻的。追逐不同是全球化时代最深刻的特征。全球化的资本毫无人性可言,它带来激烈的社会变迁,刺激形形色色意识形态的兴起,也必然伴随激烈的社会集团、意识形态乃至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以往的全球化带来了繁荣和进步,也带来了大革命,带来了国内战争,带来了“世界大战”。

4.促进民族主义和国家疆界的全球化。毫无疑问,近代以来形形色色的国际主义都产生于全球化。可是,全球化带来了更强大的民族主义,带来了护照和海关,带来了人员交往的阻隔,带来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疆界,带来了更先进的武器和更强大的国防。在以往的全球化里,获胜的不是国际主义,而是国家主义,特别是民族主义。在今天,我们看到了“欧洲合众国”主义的兴起,欧洲货币的使用,欧洲边界的巩固,欧洲海关的确立,欧洲防卫的统一。是什么刺激出这种新“西欧民族主义”?美国、日本、西欧……哪一个还在谈论国际主义?当人们已经把保卫疆界安全的战场延伸到外太空,谁还能说全球化消灭国家疆界呢?曾几何时,为普世欢乐而设立的奥林匹克和世界杯居然成了民族的角斗场,国家之间的竞争,甚至成了在民族国家内部进行竞争的资本。

结 语

为了“经济效益”,人们从辽阔分散、自给自足的乡村走入了城市。他们密密麻麻地住在一起,近在咫尺,相互依赖,但只有依靠斤斤计较、彼此竞争、相互倾轧才能生存。城里的人们看上去没什么不一样,可每个人都从骨子里在追求与众不同。惟有不同才能在生存竞争里脱颖而出。残酷的市场竞争使越来越多的“村民”逐渐变成缺少道德感、失去了正义观的人,他们崇拜资本所带来的一切“文明”,或者根本就是崇拜资本本身。人们很自然便忘记阿富汗贫民的生命与世贸大厦里的生命是平等的。他们会为纽约2000多条“文明的”生命燃起祭奠的蜡烛,但绝想不到为阿富汗那4000多个“野蛮的”殉葬者焚一炷香。人类可以公然声称自私自利和弱肉强食是其本性,并能导致“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如此的人类,只好用钢铁制造的防盗门来取代分隔家庭的篱笆,用武装到牙齿的警察来取代调解邻里纠纷的长老。当贫穷辽阔的地球村变成了繁荣细小的地球城,各自的“国家利益”理所当然地成为国际关系的最高准则,武力也自然成为安全和秩序的前提

当国际化开始倾向于代指这样一个过程时???,今天的全球化用来区别一系列的趋势,很多是在二战后变得尤为突出。它们包括:

全球范围内的通用标准的数目的增长,例如:版权法

国际贸易以比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更快的速度增长

由跨国公司控制的世界经济的股份的增长

全球金融体系的发展

更多的国际间的文化影响,例如通过好莱坞电影的出口

文化多样性的减少

国际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诸如互联网和电话等的技术使得共享的信息资源不断增长

移民的增长,包括非法移民

很多的趋势被各种各样的全球化支持者的组织看作是积极的,在很多情况下,全球化受到政府和其它人积极地推动。例如,有这个样一种经济理论:相对优势使得自由贸易可以使得资源分配变得更加有效,并且对参与贸易的双方都有利。

二战后通过很多诸如关贸总协定等的国际组织已经使得国际贸易间的障碍得到相当大的降低。特别是从关贸总协定演化而来的世界贸易组织:

提升自由贸易

商品:较少或消除关税;建立自由贸易区来降低关税

资金:减少或消除资金控制(资金控制会影响贸易发展)

减少、消除对当地产业的津贴补助金(达到公平贸易)

知识产权保护

在国家间对知识产权法律进行协调(通常来说,是添加更多限制)

跨国界承认知识产权限制(例如,在中国获得的专利权可以在美国获得承认)

也有很多反全球化运动认识认为这些是有害的。

质疑中的全球化

对关于全球化是一个现实存在的现象还是只是一个说法还存在学术上的讨论。虽然这个词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是一些学者争论到这个现象在其它的历史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另外,很多人注意到,那些令人相信我们是处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现象,例如国际贸易的增长和跨国公司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它们开始被建立的时候并不是制定了的。因此有很多学者更喜欢使用“国际化”而不是“全球化”。简单的说,它们两者的区别在于国家的角色在国际化中更重要。也就是说,全球化程度比国际化要深。所以,这些学者认为国家的边界还远没有达到要消失的地步,因此,完全的全球化还没有开始,也可能不会开始——从历史上考虑,国际化从来没有变成全球。
参考资料:http://bk.baidu.com/view/25886.htm

8、什么叫做全球化??什么叫做一体化???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可以分为一般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后者比前者反映了更紧密的地区经济依赖和协作。目前大量的和重要的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都是经济一体化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大大推动了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所以,在了解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之前,我们先来说说"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虽然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趋势之一,但国内外对经济一体化尚无统一定义。"经济一体化"这个词语的使用是近年出现的。据专家考证,在1942年以前一次也没有被使用过。到1950年,经济学家开始将其定义为单独的经济整合为较大的经济的一种状态或过程。也有人将一体化描述为一种多国经济区域的形成,在这个多国经济区域内,贸易壁垒被削弱或消除,生产要素趋于自由流动。所谓"区域"是指一个能够进行多边经济合作的地理范围,这一范围往往大于一个主权国家的地理范围。根据经济地理的观点,世界可以分为许多地带,并由各个具有不同经济特色的地区组成。但这些经济地区同国家地区并非总是同一区域。为了调和两种地区之间的关系,主张同一地区同其他地区不同的特殊条件,消除国境造成的经济交往中的障碍,就出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设想。经济的一体化是一体化组织的基础,一体化组织则是在契约上和组织上把一体化的成就固定下来。
经济一体化具有许多经济方面的优点,重要的有:
1.根据比较优势的原理通过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
2.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达到规模经济提高生产水平;
3.国际谈判实力增强有利于得到更好的贸易条件;
4.增强的竞争带来增强的经济效率;
5.技术的提高带来生产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6.生产要素跨越国境;
7. 货币金融政策的合作;
8.就业、高经济增长和更好的收入分配成为共同的目标。
在过去的数十年中,世界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各国经济的一体化。国际商品和劳务贸易增长速度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加强了,跨国流动的人数越来越多,对外直接投资迅速扩大,跨国公司的活动日益频繁。各国政府政策上的变化,特别是放开以前对外国公司封闭的产业,更强更广泛的区域贸易集团化运动,资金流动限制的取消,以及降低关税壁垒的长期影响,认同并强化了一体化的潮流。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

经济一体化的形式根据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别。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巴拉萨把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1)贸易一体化,即取消对商品流动的限制;(2)要素一体化,即实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3)政策一体化,即在集团内达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4)完全一体化,即所有政策的全面统一。与这四个阶段相对应,经济一体化组织可以根据市场融合的程度,分为以下六类:
1.优惠贸易安排。即在成员国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商品或一部分商品给予特别的关税优惠,这是经济一体化中最低级和最松散的一种形式,典型的有1932年英国与一些大英帝国以前的殖民地国家之间实行的英联邦特惠制。
2.自由贸易区。即由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一个贸易区,在区内各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区内商品的完全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保留对非成员国的原有壁垒。
3.关税同盟。即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壁垒,同时协调其相互之间的贸易政策,建立对外的统一关税。这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又更进了一步,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典型的有欧洲经济共同体。
4.共同市场。即成员国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对生产要素流动的限制,使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贸易自由化,而且实现技术、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典型的如欧洲统一市场。
5.经济同盟。即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成员国之间不但实现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起对外的共同关税,而且制定和执行某些共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典型的如目前的欧洲联盟。
6.完全经济一体化。这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成员国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上完全统一,在国家经济决策中采取同一立场,区域内商品、资本、人员等完全自由流动,使用共同货币。
经济一体化是关于成员间贸易壁垒的撤除和各种合作互助关系的建立。贸易壁垒的撤除被称为一体化中"消极"的一面,合作关系的建立则被称为"积极的"一面,因为合作的建立往往要求参加者改变现有的制度或机构,或建立新的制度和机构以使一体化地区的市场能适当而有效率地运转。在一体化的各种形式中,较初级的形式,如自由贸易区等主要是消极的一面,而较高级的形式,如经济同盟等则更充分地体现了积极的一面。消极的形式比较易于达到,因为消除关税和数量限制易于做到,特别是在经过长期的多边贸易谈判后许多国家的关税水平本来就已经很低。积极的形式不易做到,因为它要求采取某种形式的共同行动,而且要求在关税以外的领域合作,而金融、货币和雇佣等方面的合作往往涉及国家主权的协调等更深一层次的问题。但对一体化的形式的划分只能是大体上的,实际上每个组织都不可能是标准的某种形式。
除以上分类外,近年还有学者根据成员国构成的不同,把经济一体化组织分为三类:
(1)发达国家型,即由发达国家组建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典型的如欧洲联盟;
(2)发展中国家型,即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如东南亚国家联盟;
(3)南北型,即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建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这三类组织虽然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目标、运行机制、发展历程等都有明显不同。

当前主要的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
世界三大地区经济圈的经济组织

欧洲经济圈

欧洲主宰这个世界长达两千年之久,但如今困难重重。70年代后,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政治上动荡不定。以欧洲联盟为核心的欧洲经济圈的逐渐建立给这一地区的发展带来了希望。除欧洲联盟以外,欧洲主要有以下一些区域性经济组织:
一、经合组织
1948年4月16日,战后欧洲十几个国家为接受美国的欧洲经济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成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1961年9月30日,在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基础上经过改组而正式成立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为经合组织)总部设在巴黎。根据《经合组织公约》第1条,经合组织的宗旨是:实现成员国和非成员国经济尽可能的高速合理增长,扩大就业,提高生活水平,维持金融稳定,实现世界经济增长,在多边和非歧视的基础上扩大世界贸易。开始时经合组织的成员国和以前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是一样的,但以后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陆续加入,使经合组织的成员国增加到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意大利、加拿大、比利时等以欧洲国家为主,包括其他地区的发达国家的24国,此外,欧洲经济共同体委员会和前南斯拉夫也以特殊地位参加组织的工作。经合组织的主要机构是委员会、执行委员会、秘书处等,活动主要是协调各国经济政策,提供必要的咨询。
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这是1960年作为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抗衡力量而成立的。最初有7个国家,即英国、奥地利、瑞士、瑞典、丹麦、挪威、葡萄牙。这些国家由于各种原因不希望加入欧共体。如对小国来说,主要是政治考虑,不希望引起前苏联对其中立国地位的怀疑甚至作出更加不利的举动。根据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有关协定,任何国家都可以加入联盟,冰岛等国随后也加入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有关协定还规定,成员国给出通知1年后可退出。在联盟刚开始运作1年后,它的最大的成员国英国即决定申请加入欧共体。丹麦和挪威接着作出了相同的决定。虽然加入或退出国际组织是一国主权范围内的事,联盟仍然成功地促使英国1961年6月发表了《伦敦宣言》,表明在作出满足联盟所有成员国的一定合法利益的安排前它不会加入欧共体。由于丹麦和英国1972年12月31日退出了联盟,葡萄牙、奥地利、瑞典也相继退出,联盟现在只有4个成员国。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机构有理事会、委员会和秘书处。每个国家在理事会有一个投票权。理事会监督联盟协定的执行,考虑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实施协定的目标,建立和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密切联系等问题。理事会的决议和建议需要全体一致通过。特殊情况下简单多数也可以。理事会在部长级上每年开一次会,一般是商业部或外交部部长。常驻代表每两周开一次会。主席每6个月轮换一次。理事会下设有一系列委员会:1960年设立的贸易专家委员会处理协定与贸易有关的规定的执行,1960年设立的预算委员会对理事会就财政问题提出建议并帮助它建立年预算和确定成员国的应缴份额,1963年设立的经济发展委员会处理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政策问题,1964年设立的经济委员会对每个成员国的经济状况进行定期评估,1973年设立的农业和渔业委员会帮助理事会解决农业和渔业问题,1974年建立的产地和海关专家委员会、1977年建立的联盟国家议会成员委员会等都各施其责。另外还有很多因事设立的委员会或工作组。秘书处设在日内瓦。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主要目标是贸易自由化和在成员国间建立贸易的公平竞争。它是因为欧共体的不利影响而建立的,但由于它的规模远小于欧共体,其单个成员国的经济实力也远小于欧共体的单个成员国的经济实力,因此实际上它建立之初就致力于与欧共体达成一个令人满意的相互理解。经过多年的努力,这种关系正在形成。
三、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这是欧洲曾经存在的另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组织。二战后,前苏联拒绝参加欧洲经济合作组织,而决心成立一个共产党国家自己的组织。1949年1月,经济互助委员会在莫斯科成立。成立之初,经互会并无一个完备的宪章,而只有一个公报发表,在近十年间,这个公报是阐明经互会目标的唯一文件。直到1959年,经互会宪章才通过,该宪章1960年4月13日生效。1962年和1974年对宪章进行了两次修改。经互会成立的公报指出该组织的目的是建立苏联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之间广泛的经济合作,但实际上建立之初该组织主要是一个政治组织。该组织的宗旨是促进成员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逐渐平均富裕程度,加速经济和技术的进步,稳步提高劳动生产力,促进工业化,加强经济合作,提高社会主义经济的联合。l971年,经互会制定了《经济一体化纲要》,1979年又制定了《长期合作纲要》,通过"经济一体化"、"生产专业化"等计划加强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成员国最初有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苏联。1949年阿尔巴尼亚、1950年民主德国、1972年古巴、1978年越南、蒙古等也陆续加入了经互会。中国曾被接纳为观察员。由于东欧和苏联局势的巨变,1991年6月28日,经互会在布达佩斯举行了最后一次成员国大会,会议宣布经互会正式解散。
欧共体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关系从来都是十分密切的。"欧洲经济圈"形成了以欧洲联盟为中心,吸附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并把东欧作为外援的基本态势。东欧诸国已成为欧洲联盟的联系国。欧洲联盟还在设法同北非和中东国家,尤其是地中海沿岸国家保持密切的政治和经济联系,意图建立一个环地中海的自由贸易区。欧洲一体化无论是在地区范围还是程度方面都是在世界前列。

亚太经济圈

亚太地区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地区。以日本的崛起为开端,最近二十多年来,亚太地区成为世界经济迅速、持续增长的地区。二战以后,日本经济经过短暂的恢复后重新崛起,在不到25年的时间里,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到1970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计算,已与美国不相上下。除日本外,亚洲的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进入经济繁荣时期。在小农经济或以转口贸易为主的经济基础上,它们大约花了10-15年的时间,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现代化,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亚洲的东盟国家也是经济迅速发展的地区。l97O-1980年,东盟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7.4%,不仅高于世界平均增长速度的3.8%,也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增长速度的5.3%。中国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亚洲太平洋地区虽然在两次石油危机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滞胀"的冲击下,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始终维持了比其他任何地区都高的增长率。进入90年代以来,亚太地区经济贸易持续蓬勃发展,特别是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保持了强劲增长的势头,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东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实际经济增长率1990年为6.4%,1991年为6.7%,1992年为7.4%,1993年为7.5%。这一增长率不仅远超过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也大大高于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率。美国前总统里根曾把21世纪称作"太平洋世纪"。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一定程度上为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蒙上了阴影,但并未阻止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日益上升。
目前,亚太地区已出现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除亚太经合组织以外,主要有:
一、澳新自由贸易协定
澳新自由贸易协定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于1965年达成1983年改为澳新紧密联盟。澳、新两国是南太平洋地区最大的两个国家,其合作对这一地区影响很大。
二、东南亚国家联盟
1961年8月1日,为加强东南亚国家间的合作,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在曼谷宣布成立了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签订协议,宣布建立了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以前的东南亚联盟,成为一个更广泛的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简称"东盟"(ASEAN)。在成立宣言《东南亚国家联盟宣言》中确定的宗旨是:"通过共同努力,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促进东南亚和平与安定"。东盟建立之初经济合作局限于在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中提出一些交流合作措施,生产、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合作非常有限。进入70年代后,合作步骤加快,区域内建立了特惠贸易制度和财政、金融合作机制。1984年1月1日文莱成为东盟的第6个成员国。1975年11月东盟国家决定逐渐降低相互间的贸易限制,努力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1991年1月,东盟六国达成协议,决定在2008年以前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1994年9月,在第二十六届东盟经济部长年会上,与会国又一致同意把实现自由贸易区的计划提前至2003年,并提出在本世纪末建立"东盟10国"的设想。东盟树立了一个南南合作的成功范例。
三、南亚的经济合作组织
南亚的区域合作也有新的发展。1985年,南亚的7个国家建立了南亚区域合作联盟。1993年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第七次会议签署了南亚优惠贸易安排等协议,突破了长期未将贸易、工业、互补、进入等关键领域纳入合作的状况。1996年底,南亚七国外长又集会尼泊尔首都,共同商讨关税减让问题,希望在2005年建立南亚自由贸易区。
四、南太平洋论坛
南太平洋地区拥有千万个岛屿和2600万平方公里水域,有二十来个形形色色的对立国家和自治领地,它们的人口和国土面积相差悬殊,居住的有欧洲人、美拉米西亚人,密克罗尼西亚人和波利尼西亚人等,各国的政治体制各不相同,有共和国和君主国,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同。这一地区是最后沦为殖民地和最后被承认独立的地区。由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长达几个世纪的统治,形成了这一地区的殖民地型经济,经济畸形发展,产品种类单一,多数国家以农业为主,工业不发达。最近一二十年,许多太平洋岛国走上独立道路,政治经济模式发生变化,南太平洋正在走向国际化。1971年8月,斐济、汤加、西萨摩亚、库克群岛、瑙鲁、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7国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举行会议,正式成立了"南太平洋论坛",其常设机构是南太平洋经济合作局,其目标是为会员国之间在地区贸易、经济发展以及能源、通讯、运输、旅游等领域提供合作与咨询。现成员已增加到15个。
五、其他形式的区域合作
除了建立以上区域经济组织外,亚太地区的区域合作还采取了一些富有特色的形式,主要有半官方的经济合作圈和成长三角。
经济合作圈是亚太地区主要国家对这一地区经济合作形式的一种构想,如日本政府1988年提出的东亚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日本海经济圈,1988年初由韩国提出的包括中国、韩国、日本在内的黄海经济圈、华南经济圈,以及部分中国学者提出的大中国经济圈等。
(一)东北亚经济合作圈。东北亚指亚洲东部和北部地区,包括日本、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中国东三省以及山东半岛。东北亚地区经济具有互补性,经济发展较快,建立区域经济合作的构想由来已久。1987年日本西川教授即提出过建立"东北亚经济协作会议"的设想,由中国、日本、韩鲜、韩国、苏联代表组成协作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协商本地区经济合作的重大事项。
(二)东亚经济圈。它是日本为推进"环太平洋合作构想"而提出的新步骤。"环太平洋合作构想"是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在70年代末提出的。这个构想的原则是:面向世界的开放性地区主义;对内坚持以实现自由的开放性相互依赖关系为目标;同这一地区已经存在的双边或多边合作关系不矛盾。为实现这一构想,日本国民经济研究协会、外务省、通产省和经济企划厅等参与设计了以日本为首的,包括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各国的"东亚经济圈"的设想,试图通过贸易、投资和金融方面的合作,逐步形成以日本为首的新国际分工体系。东亚经济圈呈"雁行"体系,日本是"雁头",亚洲"四小龙"和"东南亚联盟"是雁的两翼,这只"大雁"飞起来后,把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大陆带动起来并在后面紧跟,以建立新的"亚洲市场"。
(三)大中国经济圈。这是海外华人学者首先提出,由我国内地、台湾和香港三方组成的一种经济合作构想。台湾和香港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历史文化上有同一性,在产业结构、生产要素等方面存在很强的互补性,如果建立经济圈,不仅有利于三方各自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繁荣和稳定。目前,"大中国经济圈"还只停留在理论构想阶段。
(四)"成长三角"是亚太地区另一种新的合作形式,目前已进入实质运转,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有中、俄、朝三国交界的图们江成长三角,东盟内部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柔佛州-印尼的廖内群岛的"南三角",以及拟议中的环黄渤海成长三角、环日本海成长三角、湄公河成长三角等。这些"成长三角"基本上是凭借地理上的优势自然发展起来的,中央政府再因势利导提供政策上的优惠和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成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独特方式,目前已有近十个,成效较大的有:
1."南三角"。1989年12月,新加坡总理吴作栋第一次提出了"经济成长三角区"合作模式,即在新加坡、印尼廖内群岛最北端的巴坦岛和马来西亚的柔佛州组成"成长三角"经济合作开发区,利用各方自然资源、资本、技术和劳动力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新加坡位于巴坦岛和柔佛之间,后二者的土地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对新加坡解决因地价和工资不断上涨引起的经济发展势头减缓的局面有所帮助,而新加坡的资金、科技和先进的通讯网络是后二者开发和发展所必需的。目前增长三角已经取得明显进展,成为东盟国家间众多区域性合作计划中较为成功的一个。
2.印、马、泰北部成长三角(英文缩写为IMT-GT)。这是由马来西亚的槟城、吉打、玻璃市、霹雳四州和泰国南部的宋卡、拉敦、也拉、那拉提瓦和北大年五省以及印尼的苏门达腊组成的一个成长三角。关于这个成长三角的构想是在1992年新加坡举行的东盟首脑会议上提出来的,1993年7月,印、马、泰三国召开了首次部长会议,决定成立两个委员会负责制定开发计划,并于1994年向亚洲开发银行提出报告。1994年7月,三国负责经济事务的高级官员和专家在马尼拉聚会,审议北部成长三角发展计划,会议就亚洲开发银行提出的包括交通、电讯、贸易、投资、劳动力流动、农业、渔业、工业、能源、旅游等方面内容的北部成长三角发展计划达成共识。北部成长三角的三个地区在地理上接近,文化方面联系密切,经济往来历史悠久,经济上有很强的互补性,为三个地区的经济合作提供了可能性,而经济合作又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成长三角这一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式的出现,丰富和改善了原有的经济合作,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这种新的模式是以市场经济为主导,而且仅是国与国之间的局部合作,不影响国家的总体经济政策,"三角区"与"三角区"之间相互挂钩,可能自然逐步形成全面的经济合作。
什么是全球化?
全球化是个进程,指的是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流动冲破区域和国界的束缚,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生活。全球化还包括人员的跨国界流动。人的流动是物质和精神流动最高程度的综合。
科技进步是一切社会变迁的原动力,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进步是全球化的依托。交通的进步促进人员和物质产品的全球化,通讯的进步促进精神产品的全球化。当然,两类技术的作用经常分不开。互联网能调动资本,轮船也能传播精神。
抛开技术进步因素,全球化是资本的全球化,亦是关于资本之“主义”的全球化,即利润至上观的全球化——马克思在150年前就讨论了全球化的这个本质。除了战争时期,资本在全球范围里疯狂地追逐利润,每天24小时,从不疲倦。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全球化体现为市场经济体系在全世界的扩张。其他一切方面的全球化,包括国际化的共产主义运动,都从资本全球化衍生而来。若世界市场的扩张是必然的,全球化也是必然的。既然全球化影响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的生活,人们当然希望拥有自己鲜明的立场。全球化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不同的事情在不同的空间和不同的时间里能产生不同的结果。这四类变量无限多。既然人们无法预知所有的变量,只好依赖意识形态决定自己的立场。
对众多的支持者而言,全球化是一种基于世界大同理想的意识形态。支持全球化就是尊重“市场规律”,顺应历史潮流。对众多的反对者而言,反全球化是一种基于平等世界理想的意识形态。反全球化就是反对扩大贫富差距,反对霸权。意识形态倾向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然而,笔者在这里不想谈论意识形态,只想就事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