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貨運貨代 » 2014年福建物流貨運量
擴展閱讀
國際貿易專業男女比例 2020-08-26 05:18:03
寧波外貿網站製作 2020-09-01 16:26:57
德驛全球購 2020-08-26 04:14:27

2014年福建物流貨運量

發布時間: 2021-01-21 22:08:41

1、近年福建省的物流數據

福建太多了,我來說抄些福州的冷鏈物流企業吧主營干線及省內支線的:福建澤通冷鏈物流(干線主營江蘇、浙江、上海和廣東,支線福建省內都跑);浩嘉物流(主跑武漢、西安、蘭州這條線路);福鑫物流(以山東、天津、北京線路為主),還有保達物流。。。倉儲型的:名成冷鏈物流同城配送的:飛速達冷鏈、易鮮冷鏈(凍品在線)。。

2、福建省物流行業的發展情況???

物流在福建主要在沿海城市較發達,廈門有幾家較大的物流公司,但在閩中閩西基本上還沒有規模

3、福建省大型物流企業

像UPS這樣大型的物流公司可以打他們的客服電話問問,這個就比較多了。要內是想找物流公司的話,容推薦上 華人物流網 看看,上面有很多物流公司信息,查詢也特別方便,在首頁選擇企業,然後在裡面輸入福建,會篩選出很多關於福建的物流公司信息,再在公司所在地選擇下福建哪個地區就可以了,每家公司也都有介紹和聯系方式,可以看看,

4、福建比較大型的物流公司有哪些?例舉幾個出來

1.廈門象嶼集團有限公司 2 福建宏捷物流有限公司 3A企業(運輸型) 3.盛輝物流集團有限公司4A企業 4.盛豐物流集團有限公司3A企業 5.匯豐物流有限公司4A企業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5、福建省哪種物流運輸方式比例最大

這個要做詳細調查吧?

一般,鐵路運力達,慢,便宜

公里,普遍,靈活,回貴。

海運,運力最答大,最慢,便宜,受自然影響大。

空運,運力最小,最快,昂貴。

管道,連續,運量大,初期投入大,固定不靈活。

那種方式比例大?

首先,排除空運,然後排除管道,然後排除火車,然後。。我不知道了,因為福建是沿海省。

6、有誰知道福建省的物流發展史 謝謝哦~

一、福建省物流業發展出現狀

福建省物流業從90年代末開始起步,總體規模較小,但憑借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物流業得天獨厚的區域優勢發展較為迅速。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特徵(因資料搜集問題,本文所涉及數字均不包括批發零售中包裝、流通加工、配送等部份):

(一)物流業支撐體系較為完善。目前,福建省已初步形成海洋運輸為龍頭,以空港快捷運輸為窗口,以鐵路運輸為骨幹,以公路運輸為網路和各大型場站為集疏樞紐的綜合運輸體系。2006年末,鐵路有鷹廈、梅坎、橫南、贛龍4條出省大通道,境內營業里程為1648公里。公路方面有7條國道和15條省道並輔以密集的縣道和鄉鎮公路,公路通車總里程達86559.7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229.66公里,「四小時交通經濟圈」構建成功。水路航線四通八達,目前全省已開辟近50多條國際航線,與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系。全省生產性泊位542個,港口吞吐能力1.43億噸,集裝箱通過能力571萬TEU(標准箱);其中,福州、廈門、泉州港口吞吐能力和集裝箱通過能力分別為0.38億噸、0.53億噸、0.32億噸;71萬TEU、392萬TEU、101萬TEU。信息網路方面,省會到市縣(區)的光纜干線網己建成,己形成高速度、大容量,具有視頻、語音、圖像、數據等綜合信息的傳輸能力。

7、福建省近年來在物流方面的優惠政策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24號)和《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國發〔2009〕8號)的總體部署,加快發展我省現代物流業,現制定《福建省物流業調整和振興實施方案》,實施期為2009年~2012年。

  一、產業現狀

  物流總量快速增長。2008年,全省社會物流總額達2.33萬億元,增長11.9%;物流業實現增加值713.19億元,增長9.4%;社會物流總費用1963.21億元,與GDP的比率為18.1%。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運量5.73億噸,增長13.2%;其中,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2.71億噸,增長14.8%;港口集裝箱吞吐量742.52萬標箱,增長8.2%;完成郵電業務總量899.36億元,增長12.1%。與此同時,一批物流企業發展壯大。2008年,我省獲評「中國物流百強企業」11家,通過國家3A級及以上物流企業綜合評估的物流企業8家(其中5A
級1家),獲評「中國物流A級信用企業」3家(其中3A級2家),列入國家物流稅收試點企業13家。

  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進展。全省規劃建設了一批物流節點城市、物流園區和物流配送中心,為我省周邊地區及中西部地區提供「公鐵水」聯運、「無縫銜接」服務的物流項目也正在加快建設中。廈門市和福州市分別成為全國性物流節點城市和區域性物流節點城市,以我省為主體的東南沿海物流區域和東部沿海物流通道成為國家重點建設的九大物流區域和十大物流通道之一,海峽西岸經濟區物流業的區域布局進一步優化。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突破。全省基本形成了以海、空港口為樞紐,以鐵路海運為主通道,以公路為網路,以內河為輔助的綜合運輸體系。福州港、湄洲灣港、廈門港三大港建設步伐加快,廈門港進入我國集裝箱干線港口行列,其集裝箱吞吐量居全國第七位;福州港成為我國沿海主要港口之一。目前,全省港口有生產性泊位477個,綜合通過能力達2.3億噸;集裝箱專用碼頭36個,吞吐能力達912萬標箱。鐵路干線有鷹廈、漳龍、峰福、贛龍、溫福等5條出省鐵路通道與全國鐵路網相連,福廈鐵路、龍廈鐵路、廈深鐵路、向莆鐵路福建段等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逐步形成「三縱八橫」高速公路網主骨架,現有5個進出省通道。擁有福州長樂、廈門高崎、泉州晉江、南平武夷山、龍岩冠豸山等5個機場。管道輸送設施建設步伐加快,LNG和石油輸送管道建設已全面展開。

  信息化基礎建設取得新發展。2008年,全省固定電話交換機容量1973萬門,通信光纜線路總長度23.7萬公里,移動交換機容量4629萬戶,移動分組數據網容量1045萬戶,移動簡訊中心容量8108萬條,寬頻接入埠達407萬個。福建電子口岸項目在廈門已實現與口岸通關聯檢、物流企業等聯網,建成覆蓋廈門市物流園區的寬頻網路和運輸作業數據交換聯動系統、通關數據支持系統、物流公共信息服務系統。福建交通集團物流綜合信息服務平台已完成整體規劃,目前正按規劃逐步推進物流信息平台各項功能的開發建設和應用。

  服務中西部地區發展的物流通道正在形成。我省積極發揮港口資源優勢和對台通道作用,大力拓展與周邊地區的區域物流合作,出台了《福建省關於鼓勵中西部省份從福建省港口進出口貨物及投資建設碼頭泊位的規定》等優惠政策,建立了閩贛海鐵聯運聯席會議制度,並多次赴中西部和周邊省份推介對接福建港口,擴大了我省港口的經濟腹地,為中西部地區提供了對外開放的出海通道。近年來,中西部省區通過福建進出的貨物流量呈上升趨勢。

  我省物流業處於加速發展階段,但與發達省份還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管理體制不夠健全,物流企業分布比較散,規模較小,實力偏弱,港口作為運輸樞紐、物流節點的大規模集散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快速、無縫銜接需進一步完善,物流相關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增長率、物流業增加值增速較慢,高級物流人才缺乏,物流業規模化、專業化、信息化、社會化程度還相對較低。

二、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實施項目、品牌、創新和服務帶動,著力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以滿足不斷增長的社會物流需求為出發點,以降低社會物流成本、優化產業結構和提高服務質量為中心,以信息化建設和信息技術為支撐,推動傳統物流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升級,以培育和規范現代物流市場為目標,營造有利於物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以廈門港等港口資源優勢為依託,加強服務中西部地區發展的重要物流通道建設;加大引進力度,重點扶持龍頭物流企業,著力建設重大物流項目,不斷推進區域物流合作,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堅強的物流保障體系。

(二)基本原則

1.堅持發揮優勢與先行先試相結合。充分發揮我省作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主體作用和比較優勢,努力構築對台交往、兩岸物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和先行先試區域。積極推動跨區域物流合作,形成服務中西部地區發展新的重要物流通道。

2.
堅持大力引進和自身培育相結合。加快引進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利用其先進的技術、理念和管理經驗,提升我省現代物流業發展整體水平。加大物流資源整合力度,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增強我省物流企業發展實力,提供專業化、社會化、規模化現代物流服務,提升服務其他產業的能力。

3.堅持立足當前與著眼長遠相結合。既要立足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解決當前物流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促進物流業平穩較快發展;又要著眼產業的長遠發展,促進物流產業的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提升產業規模,提高產業競爭力。

4.堅持重點突破和全面提升相結合。以加快提升廈門和福州物流業發展水平為突破點,加快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強化信息化與物流業的融合,完善物流節點網路布局,全面提升我省物流業發展實力,促進海峽西岸經濟區產業聯動發展。

5.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和企業的主體作用,加強政策引導和組織協調,完善市場運作規則,著力解決制約物流業發展的體制、政策和設施瓶頸,營造誠信經營、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

(三)發展目標

到2012年,全省物流業增加值達130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6%左右;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從2008年的18.1%降低到17.1%。物流園區、物流配送中心和重要商貿市場等物流設施建設投資額達600億元以上。爭取將廈門港建設成為國際航運樞紐港,將廈門建設成為連接海峽兩岸的全國性物流節點城市,以港口帶動遠洋航線班輪、集裝箱多式聯運的發展。做大做強物流企業,推動傳統物流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升級,實現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3家,超10億元10家,力爭全省進入「中國物流百強企業」保持在13家以上,獲評5A級物流企業10家。第三方物流的比重有所增加,信息流、資金流與物流進一步融合,綜合運輸體系、物流節點網路建設顯著進展,物流信息化進程不斷加快,物流業的社會化、專業化服務水平和整體運行效率顯著提高,物流業總體實力顯著增強,物流業發展環境持續改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服務中西部地區發展的通道建設更加完善,閩台和閩港澳物流交流合作更加密切。

三、主要任務

(一)加強區域合作,拓展物流通道

1.加強海峽西岸經濟區區域物流合作。按照海峽西岸經濟區綱要,發揮閩浙贛、閩粵贛等跨省區域物流協作組織的作用,推動跨省區域物流合作。加快泉州、三明、龍岩、南平等地「無水港」建設,支持港口企業、物流企業到內陸地區拓展「海鐵聯運」等業務。積極對接兩大三角洲物流業,充分發揮我省港口優勢,吸引中西部省份企業到沿海建設「飛地港」,加快形成服務中西部地區發展新的重要物流通道。

2.加強閩台物流合作。發揮我省對台優勢,先行先試,加強與台灣物流業的合作,強化招商引資力度,著力引進一批集運輸、倉儲、配送、信息於一體的現代物流企業。推進廈門、福州機場成為兩岸貨運包機新增航點。增加兩岸集裝箱班輪航線,加快發展對台客貨運滾裝業務。推動兩岸物流信息網路相互銜接,加強兩岸大通關合作機制建設。設立兩岸合作海關特殊監管區,大力推進在台商投資區和台資企業密集地區開展海關保稅物流中心試點。設立對台農產品物流加工保稅區,並加強與之配套的檢驗檢疫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廈門、南安、東山和霞浦海峽兩岸農(水)產品集散中心功能。加強閩台兩地港口對接,發展對台貿易采購、國際中轉等業務。推動對台小額貿易,放寬經營范圍限制,擴大閩台貿易。鼓勵我省物流企業到台灣設立辦事機構及營業性機構。加強對台通郵基礎設施建設。擴大閩台物流科教交流合作,開展我省赴台灣物流運作管理培訓工作。

3.加強閩港、閩澳區域物流合作。推進閩港澳物流合作平台建設,強化物流項目招商引資,引入港澳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加快物流企業和物流項目的對接。發揮閩港閩澳經濟合作促進委員會等相關部門在推動閩港澳合作方面的主渠道作用,聯系組織港澳物流企業來閩考察商洽投資項目,支持港澳物流企業在我省設立總部和建立區域性物流中心。鼓勵我省物流企業在香港上市。加強閩港、閩澳物流科教合作和物流行業協會的溝通交流,繼續開展我省赴香港物流運作管理培訓工作。

(二)發展國際物流,強化保稅功能

1.加強廈門、福州和湄洲灣港口及廈門、福州國際機場物流園區的國際物流服務能力。積極發展轉口貿易,簡化境外船舶進出港區手續,優化港口功能布局,吸引境內外大型海運、航空貨運企業入駐,增加遠洋集裝箱和航空貨運航線,提高我省海、空港口國際貨運集散能力。

2.加強區港聯動,推動設立福州保稅港區和泉州保稅港區,加快泉州出口加工區、福州出口加工區向綜合保稅區轉型。推進平潭島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建設。加快建設福州保稅物流園區、海滄保稅港區、廈門現代物流園區(東渡、象嶼、航空港物流園區)等。合理規劃布局保稅倉庫、出口監管倉庫等海關保稅監管場所,提升保稅物流輻射帶動作用。結合特殊監管區域的功能整合,拓展出口加工區的保稅物流功能,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

3.推行「屬地報關、口岸驗收」和跨區域轉關模式,建立檢驗檢疫「直通放行」制度,擴大適用企業范圍。推進EDI建設,實行進出口數據跨境跨區域跨部門交換、聯網核查和企業網上辦理進出口手續,不斷完善口岸通關便利化措施,積極推進大通關信息資源整合,提高口岸通關效率和能力。

(三)加大引進培育力度,發展壯大物流企業

1.引進壯大知名外商投資和央屬現代物流企業,充分發揮跨國、央屬物流企業品牌和網路優勢,提升產業整體發展水平。整合做強規模大、實力強的本省物流企業,提高市場集中度和佔有率。鼓勵支持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總部或運營中心落戶我省。

2.引導物流企業拓展發展空間。拓展國際物流渠道,開拓以服務跨國公司為主的高端物流業務,積極參與跨國公司在華的物流業務。引進現代物流技術、設備,提供物流技術、信息化、管理咨詢、保險團購等增值服務。鼓勵物流企業在我省產業集聚地區開設集工業品展示、零售、批發、配送等於一體的工業品超市,為工業企業提供原輔材料集中采購、產品包裝、統一配送等物流服務。

3.鼓勵物流企業發展多種形式的合作聯盟。引導物流企業採取參股、控股、兼並、聯合、合資、合作等形式,與省內外物流企業建立戰略聯盟。促進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物流企業與內陸地區的物流企業開展運輸、倉儲、代理、包裝、配送等物流分工與協作。

4.鼓勵貨代、船代、報關等物流中介組織為物流企業的發展提供社會化、專業化服務。鼓勵物流企業開展倉單質押、存貨質押、在途貨物抵押等物流金融業務。鼓勵資產質量好、經營管理好、具有成長潛力的物流企業上市和發行企業債券。

(四)推廣現代物流管理,拓展物流服務領域

1.大力推廣供應鏈管理與現代物流的理念、技術與方法的運用,推動傳統運輸、倉儲、船貨代理、商貿批發企業加快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增值型服務和創新型業務,實施采購、生產、銷售和物品回收等物流的一體化運作,推進物流服務的社會化和專業化,加快第三方物流發展。

2.大力推動製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圍繞我省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石化三大主導產業和冶金、紡織服裝、輕工、建材、林產等傳統產業和重點產業集群,制定引導物流業積極服務製造業產業集群的相關政策,促進製造業與物流業有機融合和聯動發展,提高我省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的競爭力。引導鼓勵製造企業按照分工協作的原則,專注核心業務,改造物流流程,剝離或外包物流業務,促進供應鏈各環節的有機結合。推進製造企業和物流企業的合作領域從銷售物流向采購物流、生產物流、回收物流擴展,合作內容從傳統的儲運外包向代理采購、工位配送、融資監管等新興服務領域滲透,合作范圍從單一物流環節向全程物流和供應鏈解決方案延伸。

3.大力發展商貿物流。合理布局城鄉商業設施,完善流通網路,加快發展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推進物流配送,建設商品配送中心,培育整合一批社會化、專業化的商貿物流配送企業,實行采購、包裝、儲存、加工、運輸、銷售等全過程質量安全控制。建設一批以服務城市民生工程為主的社區配送中心,推行「共同配送」等物流運作模式。加快大中型商貿企業特別是連鎖企業內部物流配送中心建設和改造提升,擴大經營范圍,延伸服務領域,形成提供社會化服務的專業配送中心,提高統一配送比例。

4.大力發展農村物流。在農村廣泛推廣應用現代物流管理技術,建立農業生產資料物流服務網路,推廣統一配送模式。發展生鮮農產品物流和冷鏈物流系統,推廣農產品從產地到銷地的直銷與配送以及農村日用消費品的統一配送。拓展以連接城鄉、服務農村市場為主的「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雙百市場工程」中相關的分銷配送業務,構建城鄉「雙向物流」。推動農村郵政物流發展。

5.大力推動重點商品物流發展。建立煤炭、石油、鋼鐵、糧食、農資、散裝水泥等大宗商品物流服務體系;完善葯品、食鹽及工業鹽的倉儲配送等物流服務體系;推動汽車及零配件物流發展,加快建立汽車綜合物流服務體系;積極發展圖書影像產品物流,加快建立快遞物流服務體系。

(五)建設物流運輸網路,推進各種運輸方式對接

1.圍繞發展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整合港灣資源,加快建設海峽西岸北部以福州港為主體、中部以湄洲灣港為主體、南部以廈門港為主體的三大港口群,強化港口物流節點功能,發展多式聯運,形成覆蓋我省沿海主要港口、服務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快速集疏運體系。

2.加快縱深推進、南北拓展的高速公路建設,構築「三縱八橫」海峽西岸高速公路網,加快形成以福州、廈漳泉、龍岩、三明、南平等國家級交通運輸樞紐為中心的涵蓋整個海峽西岸的「半日交通經濟輻射圈」,覆蓋江西、浙江西南部,廣東東北部,湖南南部等地的「一日交通經濟輻射圈」。

3.加快實施納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調整規劃的海西鐵路發展項目,推進形成「三縱六橫九環」海峽鐵路網。推動省內鐵路網功能整合和擴能提速,加快建設一批鏈接全省主要港口、重要工業基地的鐵路支線,強化與國家干線鐵路的聯系,使海峽西岸鐵路成為國家路網的重要通道和交通樞紐。

4.完善干支結合的空港布局,推進現有機場更新改造,完善福州、廈門國際機場兩岸空中直航的設施條件,加強泉州晉江、武夷山、連城冠豸山機場的設施配套,增加開辟國內外新航線,擴大服務領域,形成以福州、廈門國際機場為主體的干支線機場相結合的空港布局。

5.加快石油、天然氣等管道鋪設進度,努力完成1100公里以上石油管道、1000公里以上LNG管道鋪設目標,逐步形成油、氣輸送管道化。

(六)建設物流節點網路,提升整體輻射效應

發揮廈門對全省的帶動和輻射作用,增加廈門港集裝箱航運班輪掛靠班次、航線和大宗散貨運輸航線,提升廈門樞紐港的輻射能力,強化港口物流節點功能,做強做大廈門市現代物流業。依託中心城市、產業集聚區、貨物集散地和交通樞紐,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三級物流節點城市網路,優化物流業區域布局。加快建設廈門和福州全國性物流節點城市,強化廈門的經濟特區龍頭示範作用和福州的省會中心城市重心輻射作用;規劃建設區域性物流節點城市泉州市,地區性物流節點城市漳州、莆田、三明、龍岩、南平和寧德市,凸顯泉州的支撐帶動作用和漳州、莆田的骨幹作用,發揮三明、龍岩、南平和寧德的後發優勢,形成海峽西岸經濟區物流整體輻射效應。

物流節點城市應加強本地區物流設施的普查,並根據本地區地理區位、產業結構、產業集群、市場需求,整合社會物流資源,建設一批現代物流園區,並明確物流園區的發展目標、功能定位、服務對象和開發模式,制定物流園區建設方案,做到統一規劃、分期實施。根據我省產業集群規劃布局,建設為其服務的專業物流中心和配送服務體系,推進物流園區、物流配送中心等物流節點網路建設發展,形成海峽西岸經濟區「物流節點--物流園區--物流配送中心」三級物流運作設施網路。

(七)建設物流信息網路,強化行業基礎性工作

1.加強信息化基礎建設,加快信息化與物流業的融合。大力推進企業物流管理信息化,推動物流企業完善信息系統,並與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以及其他應用信息平台對接。推動建立物流信息採集、處理和服務的交換共享機制和物流信息數據中心,加快全省性、區域性和行業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設,鼓勵區域間物流平台的信息共享。加快構建商務、金融、稅務、海關、郵政、檢驗檢疫、交通運輸和工商管理等政府部門的物流管理與公共服務信息平台,扶持培育物流信息服務企業和物流信息服務供應商,為物流企業提供信息化解決方案和便捷的服務。進一步加強「福建電子口岸」、「福建省交通物流信息公共平台」、「福建交通集團物流綜合信息服務平台」等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設和應用,積極推進「福建電子口岸」實現與中國電子口岸的聯網,加強與浙江、江西、粵東等地電子口岸的合作,實現互聯互通及數據共享。

2.開展物流標準的制定、推廣和應用工作,推動組建福建省物流業專業標准化技術委員會。鼓勵我省物流企業參與國家、行業和地方物流標準的制定與實施工作,積極開展現代物流業標准化試點,建設一批國家級、省級物流業標准化試點項目,推動物流企業在關鍵環節實行標准化管理和運作。

3.加快物聯網技術在物流業的推廣,大力推進無線射頻技術、衛星定位系統、二維碼、感測及感知等技術在物流業的應用,逐步實現物品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支持物流企業和教學科研機構開展先進的物流技術、物流設施設備、物流管理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促進物流科研成果的產業化。積極推進物流技術與管理創新,加快機械化、自動化進程。

4.強化行業協會工作,充分發揮物流行業協會的服務、自律、協調等作用。繼續開展我省社會物流統計核算工作,建立「福建省物流統計網上直報系統」。加強物流業發展的監測、預測、預警制度的建設和運行監測分析。

5.強化物流人才培養培訓工作。加強物流人才培養和引進工作,推進物流學科專業和教育創新基地建設,構建多層次、多元化的物流人才培養培訓體系。進一步開展物流專業教育,加大對產學研合作辦學的扶持力度,加快聯辦物流學院的建設,擴大聯辦功能,調整辦學方向,不斷完善產學研合作培養物流人才的機制。鼓勵從境內外引進現代物流領軍人才、高層次科技人才、高級管理人才,加強與境外物流教育與培訓機構的聯合與合作。繼續制定實施物流培訓計劃,實現物流培訓的組織化、常態化。

四、政策措施

各級各有關部門要認真把握國家支持福建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契機,先行先試,落實和制定促進物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一)改善物流業發展環境

1.加快我省物流法律體系建設進程,加快制定《福建省促進現代物流業發展條例》。

2.加強與內地海關的合作,推行口岸放行進、出口提運單電子化,實現無水港貨物「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改革檢驗檢疫放行制度,對從無水港進出口的貨物實施直通放行制度,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施檢、一次通行」。

3.對運送進出我省港口貨物的國際標准集裝箱運輸車輛,免收政府還貸普通公路通行費。加快推行對通行高速公路運送進出口我省港口貨物的國際標准集裝箱車輛實行「遞遠遞減」的優惠計費模式。

4.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要根據當地物流業的發展和交通情況,制定相應措施,為物流配送車輛的通行和停靠提供便利。

5.各級政府教育、人力資源主管部門及有關部門要加強物流業相關專業人才培育和引進工作。對從境內外引進的現代物流高級技術、管理人才,符合條件的可享受本省引進高層次人才、建設海西人才高地的有關政策。

6.加快物流業誠信體系建設,開展建立物流企業信用檔案試點,完善物流社會信用評價查詢體系和手段,推進我省物流企業規范化運作。

7.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進一步降低物流業分銷、運輸、倉儲、貨代等領域的境外資本准入門檻,簡化審批手續。

(二)加大物流業用地政策支持力度

1.各級政府在城鄉總體規劃中應規劃物流業用地,並按照城鄉總體規劃,統籌規劃建設布局集中、用地集約、產業集聚、經營集約的物流園區及物流倉儲、配送中心,保障物流業發展用地需求。《方案》提出的規劃建設項目用地要納入城鄉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本地區土地儲備或土地利用年度計劃中安排解決。要優先安排規劃建設項目用海用地,並依法依規減(免)繳海域使用金;經批准開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廢棄土地可優先用於發展物流業,從使用月份起減免土地使用稅10年。

2.對重點培育和扶持的物流企業物流項目用地實行最優惠地價政策,按我省工業用地最低地價標准招拍掛出讓土地使用權,並適當放寬其全部付清土地出讓金的期限。

3.物流建設項目用地出讓年限可在法定最高年限范圍內按需設定,出讓金按設定的出讓年限計收。允許實行土地年租制,通過租賃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逐年繳納租金,減少一次性用地成本投入。物流企業以土地、房產抵押融資的,有關部門應簡化登記手續。

4.企業改制以劃撥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設立倉儲、包裝、運輸物流企業的,按《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規范省屬單位土地資產處置的通知》(閩政辦〔2007〕91號)規定,變更為國家作價出資(入股),並轉增國家資本金或國有股資本金。鼓勵企業「零增地」技術改造,對企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積率利用現有廠區、廠房改造建設的項目,不再增收土地出讓金;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配套費的地方留成部分實行先征後返,通過財政預算支出全額返還給企業。

(三)積極落實和爭取稅收優惠政策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試點物流企業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5〕208號)精神,積極爭取國家稅務總局的支持,推動更多符合條件的物流企業列入試點物流企業名單,享受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納入物流稅收試點企業名單中的企業集團、總公司,其所屬企業享受同等的稅收優惠政策。

在物流企業兼並中,對被兼並企業將房地產轉讓到兼並企業中的,暫免徵收土地增值稅。對製造企業利用無形資產或不動產投資入股成立物流公司,參與物流企業利潤分配,共同承擔投資風險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對物流企業租賃製造企業的倉儲等閑置物流設施,其租賃支出按稅法規定予以稅前扣除。

(四)增加各級財政投入

積極爭取國家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專項資金的支持,調整和優化省級部門預算支出結構,集中財力加大對物流業的投入,統籌使用財政預算安排給部門的專項資金支持物流業發展,並保持每年有所增長;同時,各級政府也要增加對物流業發展的投入。專項資金採取補助、獎勵和貼息等方式,重點支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設、物流園區建設、工業企業物流外包、首次列入中國物流百強或評定為國家5A級和重點培育扶持的規模大實力強的物流企業、國際海運新航線的開辟、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引進、物流人才教育培訓等。

(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金融機構應對信用等級資質較高(如獲得中國物流A級信用級別)和進入中國物流百強的物流企業給予重點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在《物權法》框架內,發展各類以不動產、無形資產、權利為抵(質)押品的信貸業務,並著力加強類似倉單質押、存貨監管融資等符合物流企業經營特點的金融產品創新。支持物流企業在境內外上市融資、再融資和通過發行企業債券、專項債券、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籌集發展資金;優先支持完成上市輔導的企業加快在主板、中小板或創業板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的步伐。

五、組織實施

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圍繞《方案》的實施,進一步突出重點,提升服務水平,深化改革開放,創新體制機制,優化資源配置,強化政策引導,加大輿論宣傳,創造產業振興的良好環境。